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探索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6-03 阅读数:773

张龙梅 赵广利

摘 要:一个学校是否真正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否真正具备综合竞争实力,关键要看这个学校的办学是否真正具有特色。因此,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永恒追求。但办学特色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文化底蕴、管理模式、学科课程、学生德育、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物质条件、社区环境等因素都联系紧密。学校发展应该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思路,坚持创建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关键词:高中;特色;探索

学校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是针对“千校一面”同质化而言的,即每所学校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到科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显现自己的风格、色彩,对外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学校特色的三个基本特性:一是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和“与众不同”是独特性的表现;二是优质性,这表明在同一个层面上水平、成果、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学校;三是稳定性,学校特色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行为,是一个时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色,并且能自然而然地融合并体现在育人体系、学校制度、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一、价值取向

学校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办学风格和文化传统。属于思想方面的办学特色,具有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1]。著名教育学者孙孔懿先生提出:“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2]。乘着第八次新课改的东风,我校以促进育人模式的改变,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有个性发展的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为总目标,把学校特色发展作为学校提质进步的总战略,以特色创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激发教师的创造才能。学校特色创建是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抓手,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

二、基本原则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不断优化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和办学策略,在学校共性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个性,树立“因校制宜,人无我有;系统构建,人有我优;与时俱进,人有我精”的办学理念,以现代特色化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特色学校发展战略为依据,以学校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工作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创新特色学校建设机制,营造学校群创氛围,丰富载体,细化举措,深化特色学校内涵,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牌”的发展局面。

三、结构要素

(一)独特的办学理念是特色形成的灵魂。确立学校发展目标,要经过不断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高效、队伍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省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并以此为学校核心价值文化追求,对学校文化、课堂教学、德育实践、审美教育、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力争走出一条将生命教育、艺术教育与全面育人融合并蓄的特色办学之路,真正把学校建成师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家园与乐园。

(二)稳定的优良校风是特色形成的基础。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风给学校注入思想,是一种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的风气,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和领导的作风。教风是校风的核心,学风是校风的基础,领导作风则是形成优良校風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缺一不可。一所学校的校风反映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也反映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

(三)多元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形成的土壤。丰富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开展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学生潜质,解放学生身心,把教育的权力还给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充分利用校舍、楼面、橱窗,以及草坪绿地等所有可资利用的空间,张贴诗文歌赋、书画摄影、励志警句、经典篇目、名人名言、名家书画等,使师生能诗意地栖居,于文雅处驻足,受到不教之教,不育之育。并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文化艺术节、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引强入校等底蕴深厚、形式活泼、魅力独特的教育方式,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科学完整地打造具有庆阳四中特色的学校文化。

(四)个性化的育人方式是特色形成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精彩的体育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遵循“文化艺体两肢并健、塑德强能双向育人”的办学思路,坚持举办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田径运动会、球类竞技、趣味比赛、书画赛展、才艺展示、文艺汇演等形式,为师生切实搭建起了体育艺术教育的广阔舞台。术科教育成绩突出,术科高考成绩连年名列市区前茅,参加省市区各级比赛屡获佳绩。尤其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一曲曲欢快的舞蹈,一首首悠扬的歌曲,一张张遒劲的书法,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一个个规范优美的动作,一项项被刷新的记录,尽显我校体育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庆阳四中体育艺术教育之路,魅力无限,前景广阔。

(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特色形成的条件。提升专业素养,稳固人才储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课改是平台。我校积极拓宽教师专业化提升平台,改革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机制,采取领导讲座、周安排增栏、学生温馨寄语、家长诤言、岗位考核等措施,抓好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通过师德师风转变、读书学习、教学研究、基本功历练等措施,抓好岗位练兵;通过外出观摩考察、省市级集中培训、校本“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着眼修身、敬业、厚学、强能、爱生等多重视角,努力锻造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创新精神强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夯实我校素质教育提质增速的优质人才资源基础。

(六)优良的学生素质是特色形成的标志。学校要培养有品质的人,就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环境,设立高标准的育人目标;学校要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就要致力于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让学生形成好习惯,关注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着力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初步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能够表现、善于表现、勇于表现中,增进心理健康,形成核心素养。

四、成果体现

(一)办学理念特色:理念上别具一格,实践上高度一致。打造学校文化,我校形成了具有四中特色的校训:崇德? 启智? 健体? 审美;学校的指导思想:以教师发展为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源,使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超越知识 走向智慧 健全人格 激发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学校的办学方略:以人为本、以法办校、以德立校、以质固校、以特兴校、以研强校;学校的精神内涵:校风:勤朴求实,教风:勤教求真,学风:勤学求优,作风:勤奋创新。经过学校不断发展,竭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理念先进、管理高效、队伍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省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并以此为学校核心价值文化追求,对学校文化、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管理方式等进行改革,走出一条将生命教育与全面育人融合并行的特色办学道路,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家园、乐园。

(二)办学模式特色:大力发展特色术科教育,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校本研修,连续举办多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与田径运动会,常态开展阳光体育、经典诵读、书画大赛、才艺展示等特色化校园文化活动,承办参加各级各类大型文体赛事。以内涵豐富、特长凸显、全员参与、艺品双修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发展,形成了面向全体,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模式。

(三)学科教学特色: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能效。我校确立了以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自主互助式学习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趣为主旨,倡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学围绕“引入—自学—交流—展示—反馈—小结”基本环节,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夯实基础,发展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全程投入,并在相互交流帮助下,独立学习、实践、思考、质疑,使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与智慧,达到“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健全人格,激发创新”的目的。

班级成立自主互助式学习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兼顾年龄、性别、智力、学习成绩等因素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兵教兵同进步”的自主互助式学习。围绕“引入-自学-交流-展示-反馈-小结”基本学习环节实现多边互动互助。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引导、点拨和精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与问题。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切实提升专业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

(四)学校德育特色: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校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确立了德育生活化的新理念。德育生活化是我校德育的基本方式,是我校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以往进行的卫生、礼仪、交友、环保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借鉴新教育实验的有关主张,由点到面,把以前的德育偏重查纪律、看卫生,扩展为“每月一事”的日常生活化教育上来。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营造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学校在校园橱窗开辟固定的“德育之窗”栏目,在楼道与教室内外墙壁上,张贴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悬挂包含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书画作品;食堂里张贴珍惜粮食和文明就餐的标语;在草坪、楼梯墙壁等处有温馨提醒;每周都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紧扣学生理想和品德教育。开展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主题活动 。高一年级侧重开展常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要求,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把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报恩之行,把学习当做自己的生命要素和人生享受。高二年级侧重开展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知自己的成长,感知自己对父母、学校、他人、社会、民族、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高三年级侧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备战高考,为将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力争高起点、走上高平台。

(五)校本课程特色:全面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学校选修课程质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横向拓展与纵深发掘,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与特色课程群,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研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资源。生活的外延,就是校本课程的外延;学生发展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门校本课程。我们尽量延伸国家课程,大量开发校本课程。不厌其多,唯恐其少;应有尽有,百花齐放。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达五大类60多门,有人文素养类的,有科学素养类的,有身心素养类的,艺术修养类的,有学科竞赛类的。每个年级有不同的课程侧重点,仅音体美术科类我们就开设了素描、速写、色彩、声乐、器乐、中长跑、球类、投掷和体操等多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了课程结构,尽可能地适应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六)学校管理特色:建立全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独树一帜的管理风格。构建“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主任负责制”管理机制,全面深化小组自主互助式学习与小组化管理双线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德育生活化渠道,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管理是质量的保障,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校长从大局入手,统筹安排,把准学校发展方向。实行“低重心”管理是缓解学校规模大、人数多等管理压力大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学校确定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的“低重心管理”思路,即实施以处室、年级主任为核心的“主任管理负责制”,推行网格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形成学校赋权、处室年级担责、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自主管理的全新管理格局。推行“一岗双责”责任倒逼式追究制度,有效提高制度的刚性和落实执行力。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学校班子团队。班级实施小组管理,助推学生成长。班级小组化管理,是在班主任的指导和班干部的组织、协调下,由“互助式学习小组”承担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任务。班级小组化管理是以班主任为心,以班干部为轴,以承包制为纬,以节点式管理为经的学生自主性管理体系,充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目前,我们的探索还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某些方面的探索贪多求全,没有细研深挖,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总之,特色学校的创建,没有定法,没有成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会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继续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 闫德明.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与特色设计[J].教育探索,2004(12).

[2] 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和本源[J].教育导刊,1997(2/3).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龙梅(1966.01- )女,汉族,甘肃庆阳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教学管理。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