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刘云飞 张小诗
摘 要:从就业率、就业地区、就业薪酬、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行业、就业满意度等几个指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就业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视角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就业工作推进方向;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揭开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序幕。 “双一流”是一个综合性评价体系,单一指标的一流难以成为整体的一流。因此,“双一流”建设所暗含的标准和要素主要有一流人才(包括一流教师队伍和一流的学生)、一流科研成果、一流社会服务、一流治理(学术自由、学校自治等)、一流投入等。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名单,“双一流”高校共有 137 所,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 95 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4月,共有 40 所一流大学(见表1)建设高校发布了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国防科技大学、新疆大学没有发布相关数据)。从高校所在地分析,东部地区 26 所,中南地区 6所,西部地区8所;从高校学科类型分析,综合类 25 所,理工类 15 所。
地区 理工类大学(15所) 综合类大学(25所)
东部(26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
中部(6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
西部(8所)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
笔者将从就业率、就业薪酬、就业地区、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行业、就业满意度等几个指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就业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一)就业率
“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90%以上。根据各高校发布的2018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图,其中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仅兰州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9.93%。
从高校分布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最高,达到96.52%,西部地区平均就业率次之,为95.79%,中部地区较低,为95.47%。东部地区就业率较高,与其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双一流高校,也有着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相较而言,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高校类型(图2)来看,理工类高校就业率较高,为97.96%,而综合类高校就业率较低,为95.17%。
理工类高校由于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的就业情况就优于综合类大学,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双一流高校中,也普遍存在于国内各大高校中。理工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率明显要高于综合类的高校,尤其是对于本科生来说,理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35%,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综合类高校的毕业生的94.50%。
(二)就業薪酬
就业薪酬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维度,与就业所属行业薪酬水平、大学生学历等直接相关。综合40所“双一流”高校就业数据,仅从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公布的毕业生薪酬来看,学历的提升效应显著,普遍学历越高薪酬越高。从学校类型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平均月薪为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高校区域分析,东部地区最高,其次是西北地区,其次中部地区。从高校类型分析,综合类高校高于理工类高校。但也有特例:郑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6.74万元,硕士研究生平均年薪为6.57万元;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13.91万,硕士研究生14.39万,二者基本持平。
(三)就业地区
根据各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多数地处二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会优先考虑留在本地就业。例如,武汉大学24.14%本科生,34.04%研究生,毕业留在湖北省就业;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在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就业的最多,分别达到 2569人(50.05%)、749人(14.59%)、387人(7.54%)、345人(6.72%)和257人(5.01%),毕业生在五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总体的83.91%。
西部地区则是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占比60.57%,其中,四川省占比47.17%,重庆市占比4.65%。同样,重庆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来看,选择重庆市(32.65%)、广东省(12.67%)、四川省(12.28%)三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多。
当然也并非所有二线城市“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都热衷于留在本地,例如位于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其在2018年3765名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北上广就业的有1840人,而选择黑龙江本省就业的只有348人,在其就业地区流向中排名第四,不到排名第一的广东流向毕业生的一半。《2018高校本科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提到,在二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强劲冲击下,一线城市应届本科生留存率普遍出现回落,不过由于北上广深在岗位数量和质量上占据显著优势,2018年一线城市应届本科生留存率仍能维持在90%上下。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参与基层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就业选择中,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去基层单位就业,其中研究生选择基层工作的人数相对本科生更多,且呈增加趋势。
北京大学毕业生中有562人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其中硕博研究生共有427人,比例达76%;北京大学校本部有1079人赴“一带一路”所涉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41.03%,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交通运输、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科学研究。
(四)就业倾向
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存在差异,研究生就业专业相关度大于本科生。从总体上看,“双一流”高校就业单位性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和党政机关。从学校类型分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明显高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他单位比例差别不大。从高校区域分析,东北地区高校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华北地区高校在党政机关就业比例最高;华东地区高校在三资企业就业比例最高;西南地区高校在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最高。从学科类型分析,理工类高校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语言类高校在党政机关和三资企业就业比例最高,艺术类、师范类和医药类高校在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部分理工类一流院校毕业生更偏向于去民营企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对外来文化开放包容。其周边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就业毕业生更愿意进入三资企业。
地处政治中心的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其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机关单位工作。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对毕业生就业观念会产生一定影响。选择投身科研设计类单位的就业毕业生中,比例最高的三所院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教育类单位的就业毕业生中,不论是从事高等教育,还是从事中等/初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的比例都最高,特别是在中等或初等教育方面,以40.64%的从业比例远超第二名云南大学(5.28%)。
(五)就业渠道
比如,清华大学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8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使用校园渠道求职的比例最高,总体为46.6%。求职渠道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用人单位自设渠道”(24.5%)、“校园渠道-学校组织的招聘会”(21.9%)、“校园渠道-学校组织的招聘会”(21.9%)、“校园渠道-学校/院系发布的招聘信息”(16.8%)和“亲友渠道”(10.4%)。“政府渠道”(3.4%)、“校园渠道-老师推荐”(3.0%)、“校园渠道-校友资源”(3.0%)和“校企合作等其他校园渠道”(1.9%)是较少使用的成功求职渠道。
(六)就业行业
从总体上看,“双一流”高校就业行业比例差异明显,其中,就业人数集中的行业是信息、制造、教育,三个行业的比例均超过 10%,三项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40%以上;比例在 5% 至 10% 的有 5 个行业,分别是金融、建筑、文体娱、科研、公共管理;比例在 3% 至 5% 有 6 个行业,分别是卫生、商服、电力、交通、零售、地产;采矿业、住宿餐饮等 7 个行业就业人数较少,均在 3% 以下。
从学校类型和高校区域分析,信息、制造和教育是不同类型高校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从学科类型分析,高校差异明显。综合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就业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类高校最高的是制造业;师范类高校最高的是教育;医药类高校最高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财经类高校最高的是金融;艺术类高校最高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语言类高校最高的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七)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就业过程和结果的主观评价。总体而言,“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 90.7%。从学校类型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 92.0%,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 88.5%。从高校区域分析,东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为 96.3%,西北地区最低,为 87.2%,两者相差 9.1 个百分点。从学科类型分析,艺术类和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分别是 94.6% 和 94.3% ;只有農林类和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未达到 90.0%,分别是 86.0% 和 89.1%。
二、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困境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面临着如下困境: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组织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不平衡、缺乏科学合理的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学生生涯发展和规划意识的欠缺。
(一)存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从当前的高校毕业情况来看,一方面存在着“有职没人干,有人没职干”的毕业生供求结构失衡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缺乏对未来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所以在专业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就业指导上存在滞后性,致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能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学生或者缺乏坚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或者专业知识未能转化为工作技能,或者思维狭隘、创新性欠佳,或者情商有待提高,交往能力不足等等,自身的能力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在分析“双一流”高校就业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过于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上海地区“双一流”高校为例,选择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73.9%,如何引导毕业生全国布局、多行业就业,是就业引导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缺乏科学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
1999年,教育部第一次向社会公布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被视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开始。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权威的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2014年,教育部首次要求直属高校每年对外公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反映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目的在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75所部属高校发布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发布“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本次排名对各高校报告的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做出评价。研究发现,75所部属高校于2014年2月至3月首次对社会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和信息公开方面总体有待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与其社会声誉并不相称,部分被认为是国内顶尖名校的高校却排名靠后。此外,“就业率”数据仍是备受关注的,对于“就业质量”的统计大多一带而过,且标准不一。因此,构建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为迫切。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追求稳定,期望安逸,期望寻得“铁饭碗”职业,期望到大城市、大企业等传统思想在学生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期望常常让他们徘徊在签约还是等待的思想斗争中,使他们与机遇擦肩而过。尽管部分学生尽管从主观意识上想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但在现实中表现出心态消极、就业意识被动,在寻找工作的信息选择上仅仅依赖同学间信息的传递或者校内招聘会的形式,依赖性。
同时,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招聘标准的问题,部分学生仅仅为了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或比本科生月薪多几百元钱而全然不顾就业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等现实状况。据调查,针对“您所签约的工作与您的职业兴趣是否相关”这一问题,仍有7.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有较弱联系”或“没有任何联系”。
三、基于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向的建议
劳动力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劳动力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功能也是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因此,资源配置理论主要研究劳动力与市场间各部门如何相互协调,实现配置的有效性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在遵循市场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都发挥作用,但在供给和需求上又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该理论亦是劳动力供求和劳资关系问题的延伸。在供给方面,劳动者的供给决策比产品市场中的供给决策复杂,人们工作的非货币因素显得非常重要。劳动者除了关注工作的报酬之外,还关心工作的健康和安全特征、工作难度、工作的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方面。这些非货币因素与货币收入同等重要。在需求方面,劳动的需求是一种“间接”或“派生”的需求。劳动的需求则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率,以及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不仅是由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决定的,而且还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例如最低工资法、职业许可、工会和集体谈判、歧视等。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为了防止市场缺位,政府会进行相关的干预,弥补市场的不足,使得劳动者和企业供需相对平衡。
因此,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从四个方面入突破:
一是,价值引领。要立足国际视角,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就业引导,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远大抱负,突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和成才发展观的引领;
二是,深入反馈。建立有效的就业质量反馈机制,做好就业规律研究,通过就业反馈主动支持人才培养,推进就业反馈常态化机制化;
三是,有效指导。推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向生涯发展教育的迭代升级,打造专家化发展的专业指导师资团队,构建“普遍指导、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指导体系,提升指导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四是,精准帮扶。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校友和社会支持系统,主动对接地方人才战略,推动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推进“智慧就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平台和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树冬.协同理论视角下招就联动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01):97-99.
[2] 王洪才.“双一流”建设与传统路径依赖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06):1-7.
[3] 侯士兵,郑浩,阮海涛.“双一流”视阈下高校就业增值服务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3):88-89,92.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项目 “‘双一流建设高校就业工作推进方向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jycy01负责人:张国臣,参與人:刘云飞,吴政新,张小诗,石昌远。
作者简介:刘云飞(1972- ),男,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