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朱奕瑾
摘 要:青海作为我国四大藏区之一,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对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在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藏族传统生态文化;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从未停止。青海作为我国四大藏区之一,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对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在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海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简析
青海藏族传统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藏传佛教宗教体系中,青海藏传佛教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藏区及蒙古族、土族聚居区,藏传佛教中映射出许多生态文化思想,影响着广大信众,使其成为生态保护中的重要理论支撑。藏传佛教生态文化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命平等观。藏传佛教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一样具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与价值,即众生平等,因此,人们要向关爱自己一样关爱他人,关怀动物。
第二,因缘论。藏传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处于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即万物皆有“因缘”,离开这一先决条件,就不存在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因此,自然万物需要一个赖以生存、美丽优雅的生态条件与清净国土,即“净土”。
第三,“六道轮回”说。藏传佛教认为,人死后归于何道主要取决于生前的业力,只有行善者才能进入三善道,行恶者则只能进入三恶道。因此,只有对众生持有慈悲之心,对动物也存有关爱之心,不杀生、爱生、放生等出于慈悲之心的善业才能在死后进入善道。
综上,藏传佛教以“神灵崇拜”为基础展开了自然生态文化思想,保护自然、真爱生命、尊重和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与生命权利、遵循和谐与节制的生活方式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青海藏族以此为基础,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衍生出具有藏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思想。如自然崇拜等。
二、青海藏区开展生态保护的基本做法与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青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上,着力生态立省,大力实施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行动方案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等,进一步推动青海绿色发展,努力探索青海藏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及民族共融地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基本做法
第一,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建造生态安全屏障,着手打造生态安全格局。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逐步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积极建造生态安全屏障。前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藏区建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牧还草等十大生态工程,经过不懈地努力,森林覆盖率少、草场退化等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取得了珍惜野生物种数量逐年增加、三江源地区水体面积与青海湖水体面积净增及长江、黄河、澜沧江年均径流量增加等一系列喜人的成效。
第二,营造生态保护氛围,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坚持绿色发展。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青海藏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单位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培训、宣传,藏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觉参与度随之增大,生态保护观念有了较大改变。
第三,注重科技创新,有效改善民生,逐年分解落实生态保护各项目标任务。青海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点和落脚点,青海省通过奖励补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三江源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等工作,循序渐进,设身处地进行藏区民生改善工作,继而带来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牧区群众自主创业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困难
第一,生态保护相关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与进行的主要前提和保证。目前,青海藏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保考核制度等建立仍未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与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实施制度创新。在制度体系完善上遇到的困难有:农牧民为生态保护工作禁牧减畜、禁止采伐,经济收入相应减少,对牧民的相关补偿机制仍不到位;自然资源使用管制职责不明确等。
第二,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矛盾仍待解决。想要彻底地完善生态保护工作,维护生态保护成效,就必须进一步加大草原禁牧或限牧的范围,进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尽管政府以采取多种模式对农牧民进行补贴,但由于生态补偿地区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多数农牧民仍缺乏新的从业谋生技能,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加之交通、运输等问题,也加大了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难度与实施成本。
第三,生态恢复功能任务艰巨。青海藏区地处高原地区,气候高寒,生态脆弱,生态恢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青海藏区多地属于禁止或者限制开发区域,这些地区大面积水土流失与退化,未能进行治理与保护,导致整体生态退化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尽管党和政府通过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各类工程进行资金投入,但投入渠道较为单一,缺乏长期的投融资机制,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果难以巩固,生态恢复功能任务艰巨。
第四,科技创新水平动力不足。青海省内绝大区域以农牧业为主,尽管因生态保护近一半地域不考核GDP,但作为牧业为主的高原地区,青海藏区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受自然环境与发展基础的影响,藏区科技创新水平、人才引进能力等方面均较为匮乏。同时,由于监督管理、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在科技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牵绊了青海藏区生态保护的步伐。
三、对策建议
作为民族地区,面对生态保护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从传统民族文化入手,传承民族生态伦理中的优良传统,结合现下社会形势,寻求适合青海藏区的生态保护方式。
(一)构建传统与现代民族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理念,传承与发扬优良民族生态文化
藏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包含许多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朴素伦理思想,在当今生态环境亟待恢复与保护的大环境下,特别又是在青海藏区这样一个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多民族地区,这些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价值愈发凸显。生态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在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传统与现代民族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作为自然界主体的能动性,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做好青海藏区生态保护工作。
(二)努力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增进民族文化理解与交融
藏族生态文化是藏族在宗教信仰及长期生产生活经验中民间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宣传相关生态文化与生态保护思想时结合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较为容易,可以提高民众生态意识,进一步理解与支持党中央关于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增进文化理解与民族交融,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提高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三)加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创新力度,建设新型生态文化体系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青海藏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应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加强传统藏族生态文化的创新力度。可将藏族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歌舞、诗歌等方式,借助旅游、交流会议等平台,大力普及与宣传藏族生态文化思想,加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創新力度,构建一种符合青海实际的新型生态文化体系,加快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四)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建立环保、生态化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
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青海藏区的民族特色、生态特色,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辩证统一地看待生态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既要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又要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既要积极推动发展生态产业、服务业、打造生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又要加快落实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等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目标责任体系,快速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环保的、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文章为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藏族传统生态文化与青海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022。
作者简介:朱奕瑾(1986.11- ),女,甘肃白银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民族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