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调查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阅读数:345

李圣博 陈一沫 李梅萍

摘 要: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挫折感,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面对,往往会带来学业、交友和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阳江市 X 村的贫困家庭及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贫困家庭中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情况,尝试提出相应的途径以帮助青少年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最终实现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相对贫困”的农村家庭出现。面对家庭的困境,生长在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往往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面对,往往会带来学业、交友和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阳江市 X 村的贫困家庭及青少年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贫困家庭中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情况,尝试提出相应的途径以帮助这些青少年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实现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抗挫折能力

就抗挫折能力的概念来看,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看法,有的学者把抗挫折能力定义为一种挫折容忍力,有的学者把抗挫折能力界定为一种挫折承受力,还有的学者将抗挫折能力看作是挫折耐受力。冯江平先生在1991年所著得《挫折心理学》中,将抗挫折能力定义为个体适应挫折、抗拒和对付挫折的一种综合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分为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文章的抗挫折能力概念倾向于冯江平先生对抗挫折能力的定义。指的是在应对挫折过程中的适应力、耐受性和排解力的总和,而耐受性是抗挫折能力的核心要素。

(二)农村贫困家庭

农村贫困家庭的界定有严格的划分标准,就贫困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家庭”和“相对贫困家庭”。而文章采用的是“相对贫困家庭”定义,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如满足6类(未成年的孤儿、重残、重病、重灾、多个子女在读高中或全日制大专、本科等院校、军烈属困难家庭,困难老党员,困难老村干部)之一的家庭。

(三)青少年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介于童年期与成年期之间,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年龄作为青少年的界定准侧,但学科不同界定又有所不一样。如心理学将青少年界定为13—25 岁;法学将青年期界定为未满 16 岁的未成年人;人口学界定为15—25 岁等。结合各个学科对青少年的界定以及文章研究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到的青少年为农村贫困家庭的成员,是接受小学四到初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年龄段在 10岁到 16 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两种法来获取所需资料。访谈法主要选取了9户典型贫困家庭,通过访谈直观了解贫困家庭的情况以及致贫原因。特别是对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个别访谈,收集他们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通过发放问卷,并对回收结果进行分析来掌握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的情况。本次问卷发放120份,收回118份,有效118份,从问卷回收情况來看,效率接近98%。此次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为10至16岁,为在校的学生,年级跨度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青少年中男女比例约为5∶5。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可以对比较多的对象收集资料,在匿名回答的前提下,收集的资料更加真实及可靠,有利于数据进一步分析。

三、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调查情况

(一)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状况

(1)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普遍存在挫折感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表明,生活中常有挫折感占了总数的18.6%,生活中有时有挫折感占72%,而生活中没有挫折感只占总数的9.4%,从数据中表明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挫折感比较普遍。因此,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现实需要。

此外,从调查问卷来看,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学习、与父母关系等方面。从问卷的具体题目来看,其中,在“你的挫折主要来源哪里?”题中,成绩下降为最高,占总数的72%,其次为父母的批评为35%。究其原因,学习作为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首要任务,是他们建立自信的重要途径,当成绩不理想,他们就会有一种挫败感,并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态度。

(2)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的方式状况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青少年抗挫折的方式呈现多样性的趋势。在 “当你受挫时会怎样做?”的多选题中,通过找朋友同学聊天来排解挫折占到了总数的90%,找家人倾诉为50%。但是仍有一部份青少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去应对,面对挫折自己沉默不语占到了88%,占的比例不少。而找老师交谈与自暴自弃的比例相当,只占总数的20%,这比例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此外,有的青少年还会通过网络途径找陌生人倾诉,也有的人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因此,青少年抗挫折的方式选择呈现多样性的趋势,并且积极方式与消极方式相当,然而积极方式面对挫折显然抗挫折能力较强。

(3)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现状

从收集数据来看,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渴望抗挫折能力提升,大部分人对心理咨询的方式有着正确的认识。觉得向心理咨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占总数的53.4%,而认为是一件丢脸的事只占10.6%。但是,由于学校没有开设挫折教育的课程,也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引导,当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遇到挫折时,他们最常用的排解的两种方式就是忍耐和找朋友倾诉。而父母对他们的心理关注也不足,在“你认为父母最在乎你的是什么”的题目中,认为父母在乎我的身心健康只占27.3%,认为父母在乎我的学习成绩占到了 68.3%。同时,犯错时父母通常会训斥、打骂为占总数的74%,父母通常会安慰只占26%。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并不理想,就目前来看,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帮助还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在抗挫折能力提升上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存在的问题原因

(1)家庭对青少年缺乏应有的关爱

一方面是父母观念的问题,在贫困的家庭中的父母往往也承受着极大挫折,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抗挫折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大部分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甚至有些父母还认为心理咨询都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所以父母往往忽略了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些不利于青少年抗挫折能力提高。另一方面是贫困家庭父母由于生活压力比较大,甚至还有的父母患有疾病或残疾,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养成,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缺乏父母的支持。

(2)学校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强

就学校资源配置来看,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一般就读的学校为乡镇中小学,其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学校。目前大部分乡镇学校都还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学校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关注度不高,当青少年遇到挫折后,缺乏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另外从学校教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也不太重视,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问题缺乏针对性措施。在课程安排上未能将挫折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这些都不利于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发展。

(3)社会帮扶忽略了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对贫困家庭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很多农村贫困家庭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而其子女在社会教育经费的帮助下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社会力量仅仅从教育方面进行帮扶是远远不够的,从扶贫长远的来看,社会应该更多关注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但是,社会在帮扶中容易忽略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未能有效组织相应的社工力量介入,导致本来就处于信息相对落后的农村青少年更不易于提升抗挫折能力。

四、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途径

(一)父母要重视与孩子相处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很多心理问题都是来源于家庭,而家庭也是个体形成提升抗挫折能力重要场所。而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培养子女抗挫折能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父母要尊重子女。父母尊重子女是亲子关系好坏的重要前提,尊重也意味着接纳,接纳子女的不足,接纳孩子所遇到的各种挫折产生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父母要主动了解子女挫折心理问题的原因,鼓励子女勇于面对挫折,提升子女抗挫折能力,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

另一方面父母要主动与子女沟通。遇到挫折的青少年一般不会主动向父母吐露心声,有时候还会隐瞒。在这个时候,父母要留心观察子女平常表现的变化,并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可以问问他们在学校过得怎么样,特别要了解他们在学校生活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此外,家长还要主动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从侧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掌握子女心理动态,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交谈。如果子女信任了父母,他也会主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只需要耐心倾听即可,并引导子女建立自信心,鼓励孩子能勇敢面对挫折。

(二)学校要注重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学校要有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识。学校的领导层要意识到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它能提高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也是贫困家庭摆脱困境的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在顶层设计上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在课程设计上要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考虑在内,开设抗挫折能力教育课程。还要注重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抗挫折能力的有关知识,在遇到挫折时能学会调整心态,增强自身的排解能力。

另一方面,在培养上要有针对性。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群体与其他学生在心理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在开展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上,要结合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身心特点。如不同的年龄段,培养的内容有所不同;学生所产生的挫折感的原因不一样,采取的方式也一样。因此,学校应当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与自身挫折感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从而将挫折变成自己成长的动力。

(三)完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政府要加强帮扶力度

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措施。一方面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帮扶,先要从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入手,所以当地府要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大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设立专项基金,保障抗挫折能力教育顺利进行。另一方要提高师资质量,给乡镇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并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让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与城里学生享有同等的教学资源。

其次,发展专业的社工队伍。近几年我国社工队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快速发展,但是针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专业队伍为数不多,政府要将这方面的支出纳入政府的预算,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导社工队伍发展。并将有社工专业人员纳入到扶贫队伍中,保障帮扶工作顺利进行。

最后,政府除了对贫困家庭父母进行致富知识培训外,还要请心理机构对父母进行心理知识的主题培训。例如对父母如何正确看待子女的挫折感、如何与子女进行沟通以增强亲子关系和怎样提高子女抗挫折能力等等。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能让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系统培训,当子女遇到挫折时,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并知道如何支持孩子,这都有利于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的提升。

总之,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年龄阶段,其挫折感的产生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青少年抗挫折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支持。

参考文献

[1]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 陈炯波.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3] 刘思雨.个案工作改善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研究——以凤城市G镇Y村贫困家庭为例[D].辽宁大学,2016.

[4] 马骁.关于培养青少年挫折承受能力的理性思考[D].遼宁师范大学,2002.

[5] 陈冬梅.对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的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2).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8 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 专项资金)项目“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调查研究——以阳江市某村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djhb0923。

作者简介:李圣博(1981- ),男,广东阳江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一沫(1983- ),女,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闻学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李梅萍(1998- ),女,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016级学生。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