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当前,政府治理现代化被提升到又一重要高度。要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应站在尊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而科学思考和研判未来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演变机制,认为总体上政府与社会关系不断趋于协调,政府职能地位有所弱化,公共服务功能不加快显现。但是,目前政府治理仍存在较多问题,与现代化治理模式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依据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变机制,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治理模式;演变机制;治理现代化;建议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提升政府能力的直观体现,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动荡的战略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一直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政府治理现代化,应站在尊重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对待,应在充分认识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变机制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方向、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变机制的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自身的定位认识、治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来看,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演变机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全面计划式向分权式演变
在建国的初期,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虽然搞全面计划式治理,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以往的中央集权式治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央政府审时度势,逐步打破阶层结构,批判吸收儒家思想,不断改革传固有的治理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改革,政府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更为深刻的改革,开始转向分权式治理。从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不断从原有的国家计划主导型转向国家占重要地位,但市场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模式。从政策来看,不论是工业政策、城市发展政策、土地政策等都不断走向市场化,人口政策也不断摆脱计划约束,户籍制度逐步放松。
(二)从全能型政府主义向有限型政府主义演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治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都是全能型政府,即实行“大政府、小社会”的政府治理模式,重点表现在中央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几乎垄断一切政治决策。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种全能型政府主义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全能型政府主义也不再适应时代需求,这也注定了这种模式要向有限型政府主义的治理模式演变。在有限型政府主义的治理模式下,政府权力的边界不断明晰,人民的权力不断提高,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也不断强化。
(三)从职能管理为重点向社会服务为重点演变
在全能型政府主义的牵制下,我国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本质上还是处于过度职能管理的地位。这种治理模式特征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弊端,低效率办事、腐败现象等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同时,在职能管理为重点的体制下,民生实质上未能得到有序保障,人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受到明显约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诉求也不断显现,以职能管理为重点的政府治理模式不断被以社会服务为重点的政府治理模式所取代。政府治理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简政放权,扩大有效服务供给,政府、市场、社会民生不断走向和谐化。
二、从政府治理模式演變视角,对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的思考
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治理模式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根本上也是为了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由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角度,对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应基于协调发展和弹性稳定而进行。推进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不断走向政府治理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推进政府治理模式变革,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应做好顾全大局、全面深化,不仅要以系统、整体的眼光看问题,还要做到关注重点、各个击破。同时,协调发展也必须以党和国家的弹性稳定为根本保障。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仍不够健全,因此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应坚持统一、规范的治理理念,在此前提下构建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
第二,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应坚持向多元复合的有限型、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转型。这里的多元复合,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即政府治理模式中应充分统筹协调这五方面的关系。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进一步摆脱行政管理体制约束,走开放、民主与服务统一的新型治理道路。政府治理由职能管理向公共服务倾斜,本质上也是治理效率提升的重要表现。
第三,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应积极走协同发展的路线。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作关系,要华划清各部门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充分给予市场自主权力,同时也要加强政府有形之手对市场宏观调控。其次是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协作关系,要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有效供给,也要接受全民的监督。最后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协作关系,要明晰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并加强各条线的信息充分沟通和工作衔接,建立高效协作服务机制。
三、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特征可以看出,总体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趋于协调,政府的职能地位有所弱化,而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显现。当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政府治理,各级政府努力贯彻落实国家最新精神,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虽然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模式仍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治理理念、政策落实、政务公开机制、全民参与程度等方面。
(一)政府治理缺乏创新、科学、规范的治理理念
传统的治理理念任务政府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任一社会公共事务都只有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才能管理,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一些领域管得过多、过严。该治理理念不仅弱化了社会自治能力,还挤压了社会及公民的参与动力。我国政府治理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科学、规范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一是创新流于形式,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响应上级政策,虚张声势,吹捧社会治理创新,导致政府治理“风声大、雨点小”,部分官员务虚不务实;二是创新流于政绩,部分政府借助中央鼓励创新的机遇,浪费巨资大张旗鼓地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二)治理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取决于该政策对地方是否存在利益,导致一些好政策由于经济利益缺乏二而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策担负着全局性的社会责任,为了调控各区域的社会利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利益博弈。当上级政策符合自身利益时,地方政府就会遵照执行;反之,则会打折执行甚至不执行,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
(三)政务公开机制不够健全
政务公开在一些区域取得了成效,但是政务公开大都是公布政务结果,并不算真正的政务公开。很多地方政府只是空喊政务公开的口号,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务公开内容不规范、不真实;二是政务公开流于形式,搞门面工程;三是政务公开监督不到位,不敢接受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从主观上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群众对政务公开相关事宜的不重视,且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而从客观上看,主要是由于政务公开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还未完善。
(四)全民参与程度不高
目前,各级政府逐步接受全民参与政府治理,但是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民众的参与程度不高。社会群众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全民参与治理的能力不足,政府并不希望全民参与治理,部分地方政府甚至以权威来左右全民参与;二是全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并没有将参与治理当作自身的权利,权利意识淡薄。
四、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府治理模式的演变机制,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保障政策落实、健全政务公开机制以及鼓励全民参与等方面提治理现代化的建议。
(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治理理念,而是要求各级政府转变治理理念,弱化“官本位”,提倡“人本位”,实现我国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演变。一方面,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摒弃传统的落后治理理念,强化社会组织的治理自主性与责任感,结合区域实际,摆在区域的位置,建立科学的创新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树立“规范化治理”理念。提高各级政府官员的治理能力与素质,将治理现代化纳入实绩考核制度。
(二)保障政策落实,开展跨区域联动治理
当前,我国一直实施分权制度改革,使得政府之间充满竞争。为了牟取利益,部分地方政府并不完成遵照中央政策执行,导致政策落实大大折扣。但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主体,单个的英雄并无法满足我国整体的发展,因此各个区域要由竞争演变为合作,开展跨区域的政府联动治理,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互通,技术支持,调节好政府与支付之间的利益,实现跨区域的联动发展。
(三)健全政务公开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政務信息公开是公民享有的一项权利,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政务信息公开不仅要公开结果,更要让群众理解这一结果,公开政务过程。政务信息公开要做到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应做到范围广、形式直观、更新快,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信息公开带来的好处。因此,首先,政府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机制规范;其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政务的信息化水平,政府可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推进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互联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四)鼓励全民参与,营造良好的政府治理氛围
随着社会民主的不断进步,全民当家作主的意识逐步增强。政府治理现代化要求全民参与,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主要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有效的全民沟通渠道,实施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决策。二是扩大全民参与途径,让民众在政府治理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三是强化政府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共治理与服务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氛围。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目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科学把握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方向、路径与实施策略,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加快实现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步伐,应充分认识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演变机制,站在尊重我国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对待,树立“现代化治理,规范化治理”理念,建立科学的创新治理机制;保障政策落实,开展跨区域联动治理;健全政务公开机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鼓励全民参与,营造良好的政府治理氛围。
参考文献
[1] 孙峰,魏淑艳,高洪成.我国政府治理的适应性谐变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2] 何增科.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J].行政科学论坛,2014(02).
[3] 薛澜,张帆,武沐瑶.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回顾与前瞻[J].公共管理学报,2015(03).
[4] 孙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困境与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7(04).
[5] 胡建华.赖越.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王贝贝(1986.12- ),女,河南郑州人,讲师,铁道警察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行政法与治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