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从党史国史维度看党的十九大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探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从党史国史维度看党的十九大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阅读数:490

康斌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最终目的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党史国史维度看,党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与维护是历史使命,也是终极目标。进入新时代之后,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是党的根本任务,需要发挥不懈的奋斗力量和扎实的稳定推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习近平;十九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等重要论断。从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并一步步地将人民群众带入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党的历史坚持和具体目标。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续致力于追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

一、共产党代表和实践人民利益是历史的和具体的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无产阶级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共产党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而存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绝对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历史的、具体的,有实质内容的。从人民利益的历史性上来看,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具体的。就人民群众的概念而言,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概念。如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就不属于人民的范畴,而是作为革命对象存在的,这个时期的人民将抗日的阶级、团结的对象都包括在内;当今的人民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阶级和被团结的对象。就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大同”,是古代文明对平等、富裕的追求,历经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华民族创造了多样化的思想。近代,封建社会走向灭亡,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尤其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显露出落后的局面,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摆脱被剥削和被压迫的落后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之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生活幸福。

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彻底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和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并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享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成果。改革开放是开启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征途的重大标志,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党和人民坚持贯彻落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逐步由基本的温饱达到了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是实现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在新时代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目标。在党中央的代表和引领下,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追求经过不断努力的探索和40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从无法满足温饱走向今天的全面小康、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是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跨越。因此,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人民利益的内涵特征

共产党代表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具体的,因此,在党的不同发展时期代表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都是有内涵特征的,进入新时代,党代表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涵特征就是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来看,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建设探索中就已经提出了“两步走”战略,尽管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导致了失误,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划发展蓝图奠定了思想与实践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探索和奋斗,历经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开始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人均收入逐渐增加,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十三亿人口迈入了小康社会。为此,从2012年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之后,就一直在履行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承诺,并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美好生活”,展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持。

党的十八大至今的7年时间里,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国内生产总值逐年上涨,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不断上升,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并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确定为党要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至上地位,公平地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播撒”给每一位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反映出的是我国发展的历史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变为美好生活需要,从生产变为发展,这种变化展现出了新时代的发展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用这种变化的核心体现“美好生活”诠释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涵特征。新时代,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涵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所体现,如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目标,甚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也强调作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利害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方方面面都在强调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决心。

三、在新时代下应集全力全策奋力實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发展指明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和谐的社会中,是人民的美好愿望,更是党在新时代应当坚持的历史责任。但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党和人民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与努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使命催生新作为,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集体意识与新意识,以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深入推进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

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奋斗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实现。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就必须从民生抓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更要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规划。

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坚持走正确的路线,制定科学方针和政策。从党史国史的角度来看,革命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坚持了正确理论指导,才摆脱了盲目性与随意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总结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成果,集合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而形成的结晶。因此,新时代,党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并坚定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指导,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走党的群众路线。同时,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中,必须要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并将其作为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支撑。一直以来,我们党不断坚持理论、制度、思想创新,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取得了指导方针、管理制度、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奋斗目标,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道路,同时发动人民群众的参与奋斗、贡献智慧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艰苦奋斗、拼搏前进。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J].桂海论丛,2017(06).

[2] 刘须宽.“量”“质”“时”“雅”“界” 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要从这五个字上下功夫[J].人民论坛,2018(11).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