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8-20 阅读数:570

金倩

摘 要: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对其心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文章分别从学生认知取向,公共人格,社会行为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健康心理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健康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大学生养成健康心理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引導学生认知取向

学生认知是形成社会心态的主要前提,认知取向对社会心态的状况和性质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实现的认知取向通常是指对文化进行有效的辐射和传播,确保大学生群体能够应用优秀文化具有的先导作用对外部世界进行科学判断,对其中具有偏差性,盲目性和错误性的社会认知进行有效调节。首先,传统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能够对学生认知需求进行有效激发。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节庆礼仪,历史遗迹,经史子集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文化认知实现合理丰富,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文化需求,保障学生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优秀基因,能够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我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文化基因主要通过习俗,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传承,在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生活中,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熏陶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使其可以对社会现象表现的本质问题进行具体探究,从而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除此之外,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认知环境进行合理优化,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程度渗透性和潜隐性,能够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和社会形式逐步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基于相应的文化模式对社会风尚进行科学改善,还能够为学生群体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倡导学生公共

通常情况下,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公共人格能够在很大程度内表达社会主体心理素质。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大局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国家极为看重的内容,在塑造人格方面也强调天人合一,具有极为明显的“公共性”。早在《诗经》,《治安策》内,就已经提出忘我的奉献精神,受到该精神的影响,我国传统道德也在不断强调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公共人格”具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阶级性和时代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改造,使其实现新的发展,科学塑造现代人格,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保障其心理品质的健康性。在具体进行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应用西方心理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念进行科学应用和有效传承,确保能够对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三、督导学生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具体是指学生群体在参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行为活动,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社会心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我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程度系统性的道德规范,会在一定程度内监督和约束大学生社会行为。首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道德准则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会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自觉。其次,相关道德规范还具有很大的软性力量,能够逐步形成集体行为习惯,大众舆论和群体意识,使学生群体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有效约束和科学控制学生个人行为。

四、强化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上如果出现冲突会使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对学生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学生群体能够高度接纳和认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会使其由于文化冲突产生的心理危机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高校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应用传统文化。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学校需要科学组织相关文化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对其进行更为深刻的体会,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尽量在校园人文景观,建筑等环境内全面融入传统文化,同时,在设置规章制度时,还需要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实现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相关院校还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评选和推广优秀项目,对其进行立项,同时给予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确保学生群体能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和全面推广我国传统文化,实现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学生社团和相关组织在开展学生活动时,还需要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更大的兴趣,保障其发展的全面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引导学生认知取向,倡导学生公共人格,督导学生社会行为,强化学生文化认同,在提升学生文化思想中发挥较大的应用价值,更好的满足现代人才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丽莉,张永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中的作用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73-76.

[2] 黄莉莉.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价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99(07):23-24+42.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