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梁晶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它的科学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实践证明的,它的意识形态性为其深刻的具体内容和根本思想所彰显。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成为学术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意识形态性鲜明地指向思想领域与维稳安全。厘清两者的内在关系既是理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意识形态性
一、厘清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的意义
简单来看,科学性通常指概念、原理、定义以及论证等是否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目标等是否准确。意识形态性指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代表某一阶级或者社会集团的系统的思想观念是否明确、鲜明。虽然这两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厘清两者的内在关系却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一方面,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仅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机械地、人为地割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而不加以联系地、系统地、完整地去弄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本人曾经就谈过“我不能下决心在一个完整的东西还没有摆在我面前时,就送出任何一部分。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还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混淆或对立的做法,具体表现之一如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完全学术性质的理论,这一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较为常见;而将马克思主义过度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则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深刻、不到位,容易引起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误判,使得意识形态的问题扩大化,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出现混乱,无法有序进行,从而影响和干扰其他领域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那种为了追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而刻意强调整体性,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有的开放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也不予以提倡,否则只会使马克思主义陷入保守、封闭、僵化的处境,而这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是统筹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必然选择
前面提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多对于理论研究和学术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识形态性则更多指向思想领域和国家政治维稳安全。其实这正点出了两方面的工作内容,即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在我国,这两项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与坚实保障,而宣传教育是学术研究的目标方向和实践指导,二者互相推进,共同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一旦二者出现脱节的情况,势必对各自都是不利的,当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不再为宣传教育而服务,那么学术研究本身的价值会损耗,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可能就会沦为书斋的马克思主义;当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脱离了学术研究这个基础,就有流于形式、泛泛而谈的风险,势必起不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反之可能造成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感与抵触。对应到人员上,厘清马克思主义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为两类群体提供了工作指南,一是理论研究者群体,二是宣传工作者群体,能够建立起他们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进而推动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之间的统筹。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探究
既然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具有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意义,笔者试图以这两个层面为切入点去细细探讨二者的关系,尽可能全面清晰地梳理出其内在联系。
(一)二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之中而非对立的
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完善与发展自我的必然之举,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二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重要特征,提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定符合这一特征,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无法被视为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从实践出发的,它是一种在实践中生存的整体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又指导作用于实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实践搭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间的联系,并且反映出二者虽然各有体系与内容,但一定不是对立的。以往将二者对立起来的那部分观点,也多是由于认知不到位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理解偏差。
(二)二者相互推进作用于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各有侧重,要想发挥彼此间的相互推进作用,就要清楚二者的相互推进作用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将实践的观点一以贯之,进而作用于中国梦的实现。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互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因为马克思等人创造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一次次实践中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科学性得以印证的过程中,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还是那一次次实践的性质来看,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意识形态性也得以显现;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又与以往的有关意识形态的学说有根本不同,那就是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不只是停留在脑海里和思想中的空想、空谈,而是切切实实教无产阶级认清现实、指导他们运用何种手段以何种方式展开何种斗争争取何种利益,在这个过程体现出的除了明确的意识形态性,科学性也未尝没有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实则是相互包含的。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意识形态性的基本前提与坚实保障,意识形态性是科学性的目标方向和发展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完备的科学性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得以更好发挥,对维护意识形态的稳定也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的发展,以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出严格要求。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独立但不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实际困境与前景探索
通過资料查阅并结合实践体会,发现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方面,当前存在“专门研究”和“非专门研究”认知分歧的困境。进行“专门研究”的人士泛指专门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群,包括相关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生群体,也包括该专业大学教授、该领域有关专家等等,文章主要就学生群体进行探究。“非专门研究”人士特指“专门研究”人士之外的受众。具体表现是,作为“专门研究”人士,该领域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而忽略对其科学性的辩证的历史的研究;作为“非专门研究”人士,多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对其意识形态性的了解有待增进。笔者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专门研究”人士,即该领域的学生群体,虽不缺对现实的思考,但欠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钻研的韧劲,一旦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不够精细,那么现实问题与理论根源就无法对接。二是“非专门研究”人士易受定势思维与外部思潮的影响,这里的定势思维指自接受义务教育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等形成的固有看法,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间的理解。在此,特别欣喜与振奋的是,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思路,排篇布局中对理论的阐述更为详尽,育人功效也更好发挥,集思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新时代教材力作。另外,外部形形色色的思潮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对此,笔者认为除了要因人施策,分别就“专门研究”和“非专门研究”人士的认知分歧加以思考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作为指导,分清学术与理论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等,建立有利于互动的动态长效机制。
综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进行简单溯源,理解其各自内涵与指向,从马克思主义内在整体性、统筹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探讨了挖掘两者关系的重要意义,并以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之中而非对立的关系,是相互推进作用于中国梦的实现的关系,试图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群体认知分歧问题提供参考思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雷声.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0(0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岳丽艳.从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