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浅谈家庭教育在农村中学生健康心理成长中的影响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浅谈家庭教育在农村中学生健康心理成长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6 阅读数:450

冯霞

摘 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第一所学校和港湾,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教育的持久性。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塑造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成因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中学生;健康心理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习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第一所学校和港湾,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教育的持久性。在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师十几年中,本人深感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塑造离不开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成因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有的学生活泼、开朗,自信、积极向上;有的任性、骄横、唯我独尊;有的沉默寡言、孤独自闭;有的情绪时好时坏,变化多端……在学校生活中,有的学生能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有的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思想,违反课堂纪律;有的厌学、早恋;有的常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有的出现打架、盗窃、敲诈等违法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所致。

通过多年的与不同的家庭的接触,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在学校他的智能、体能、品行、行为习惯绝大部分能较好地得到发展。相反,家庭教育出现缺陷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的较差。

一、温暖理解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案例一

唐小燕(化名),女,15岁;

(1)家庭情况:父亲,公务员;母亲,某校教师;

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之间民主,有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自身经常学习并时常关注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成绩看的较淡,对孩子做人的要求更多,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学校表现:进入初一,这个女孩就很明显地表现出大胆,机敏,能力强。在班级中,能很好地配合老师管理好班集体,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品行端正,积极向上,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很顺利地考入当地的重点高中。

(3)评析:俗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教育重在榜样的力量。据一位教授做的调查:温暖、理解民主式的家庭大约占百分之三十,这种家庭环境给孩子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家长能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实践证明, 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民主宽松的家庭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中。因此, 家长要做到“三少三多”:对分数的关注少一些,对做人的指导多一些;无端的指责、埋怨少一些,平等的交流、谈心多一些;对孩子饮食起居的关怀少一些,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多一些。同时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二、严厉惩罚型

(一)案例二

康民辉(化名),男,15岁;

(1)家庭情况 :父亲,务农;母亲,务农;

父母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分歧很大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在小学阶段,由于父亲管教严格,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面要求很严,小学低年级时,数学考90多分就会遭到打骂。出于对父亲的畏惧,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错。而母亲认为父亲的管教过于严厉,心里特别心疼儿子,而夫妻雙方又没有很好地沟通达成一致,于是经常在家发生“战争”。孩子进入初中后,夫妻关系处于冷战状态,母亲对小孩的要求无原则满足。父亲不满,无处发泄,开始对孩子的严厉变为不闻不问。孩子处于“无政府”状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家庭教育的作用被抵消了 。

(2)学校表现 :刚上初一,康民辉在班级中成绩处于前8位,自己思想上还想积极上进,学习基本上保持中等。到初二,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家中又无正确、合理的教育,孩子开始放纵自己。表现在欠交作业严重,上课人在心不在。老师花了大量的精力想“挽救”他,可成效不大。他把所有的过错归结于父母,埋怨父母。最后发展到放弃自己,放弃学习。上课睡觉、作业考试交白卷、同学之间打架等。康民辉从初一到初三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看着一路下滑。

(3)评析:这类家庭在本地区占了近百分之十的比例。许多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教育孩子态度生硬,方法简单,言语粗鲁,甚至打骂,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总是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许多孩子压而不服。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使孩子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性,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也可能使孩子象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并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家要成为子女的榜样。做父母的首先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其次,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第三,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

三、溺爱加放任自流型

(一)案例三

石梅(化名)女,14岁;

(1)家庭情况:单亲家庭,母亲,在外做生意;

她在小学三年级时,父母离异,由母亲及外婆家的人教养。母亲忙于生计,孩子经常由外婆及舅舅管教,出于对孩子的疼惜,在行为习惯上比较放松,加上有个很放纵自己的哥哥经常在一起,造成她人格和个性上存在缺陷——任性、自制力差,甚至有些骄横跋扈。母亲总觉得亏欠孩子,对孩子较溺爱,有些违背原则的事情不知如何管教,听之任之。又怕孩子吃亏,当石梅和同学或老师有意见,闹矛盾时表面上很讲道理,实际上喜欢帮着自己孩子,而不去教她正确对待和处理。

(2)学校表现: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六班,慢慢地一些不良习气表现出来——上课老讲闲话且不听劝告,专横、霸道,喜欢和一些习惯不好的男生打打闹闹。如果有人违背她的意愿,就挑拨他人排斥、打击此人,甚至采取烧书、打耳光等极端手段报复别人。有时在背后挑拨、威胁其他同学与老师作对。学习上更是一落千丈。

(二)案例四

豆霞(化名), 女, 15岁;

(1)家庭情况:单亲家庭,母亲,在周边打工;

父母离异后,由母亲抚养,但母亲为了生计到周边打工,一月才回来一次。豆霞从初一开始住校,周日回家与年迈的外婆在一起,豆霞不太和家人沟通,与年迈的外婆很少有共同语言,后来和谁都很少讲话了。

(2)学校表现:初二时,从外转入本班,个头比同龄人矮一个头,长相不是很好,沉默寡言,行动迟缓,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在原来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前几名。进入新的班级后,刚开始还好,同学也会主动关心她,和她交朋友。进入初三后,开始自己住校,由于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加上住校无人管束,行为上表现得很怪异、学习上一落千丈。主要表现在 ①不与同学交流,独来独往。②同学、老师主动找她说话时,她不敢抬头,说话声音很小。③学习上不交作业,常常迟到。④会翻别人的书包,被疑偷东西。⑤个人卫生较差,同学关系不好。

(3)评析:家庭结构缺损,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都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对于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更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理性的思维和不同于一般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智慧和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对孩子做潜移默化的感染。在思想上和情感上更应该多些关心和交流,不要让自己失败婚姻的阴影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補充。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更有条件和优势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发现并发展孩子的特长。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发展,成为21世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书荃.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省首届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资料,1998(05).

[2] 红日.中国学生心理咨询[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06).

[3] 杭州市教科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6(01).

作者简介:冯霞(1972.11- ),女,汉族,甘肃榆中人,生物教师,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中青春期知识渗透初探。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