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王丽 药子玥 唐喻莹 梁靖卓 余冰雪 张玉玲
摘 要:为了考察人们对心理服务的态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47名不同地域的个体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性别、职业、年龄的差异都对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态度有影响。中国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仍需完善,向大众普及心理知识也任重道远。
关键词:心理服务;态度;不同人群
一、问题提出
心理服务旨在运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或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健康也逐渐提到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服务的开展,是比较新兴的事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也为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值得反思和研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77名不同地域的个体开展了其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及形成原因的调查,并试图得出一些完善我国心理服务建设的建议。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的部分市、乡镇的492名个体为研究对象,总共发放问卷492份,回收问卷492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47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6.6%,被试的人口学特征,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编的《一般人群对心理服务态度调查问卷》,包括是否遇到过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在心理服务方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情况的不同态度、心理问题应对、3不同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意愿、心理服务途径五个维度。
(三)施测程序
根据方便取样原则,在四川省、重庆市、河南省的市、乡镇进行取样。采用了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部分老年人采用口述,调查员记录的方式。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接受心理服务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心理服务的现状,通过提问 “是否接受过心理服务”统计询问不同选项结果,如表2所示。
从未接受过的是人群的大部分情况。经常接受和偶尔接受的都很少。
(二)心理问题应对调查
为了解心理服务的现状,通过提问“遇到心理问题常用的应对措施”,统计询问不同选项的结果,如表3所示。
偶尔遇到的选项比例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较高者)大部分选择自我调节。学生和15—35岁人群中大部分也选择自我调节。小学生有将近一半选择了埋在心底。
(三)不同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意愿
为了解不同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意愿,通过提问“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服务”,统计询问不同选项的结果,如表4所示。
约60%的专科及以上学历人群都表示满意,约50%的学生群体、15—35岁人群表示愿意。表示无所谓的群体比例较为均衡。有40%的未受教育群体和60岁以上人群表示不愿意。
(四)对他人接受心理服务的态度调查
为了解不同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意愿,通过提问“若朋友有心理问题,是否会劝ta去接受心理服务”,统计询问不同选项的结果,如下表:
大部分群体选择“视问题严重程度而定”的比例较高,而未受教育人群和小学学历人群认为应该不会。有36.3%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认为会。选择完全不会的人数较少。
(五)心理服务途径
为了解不同人群对心理服务途径的选择,通过提问:“若需要接受心理服务,首先考虑的方式是什么”,统计询问不同选项的结果,如表5所示。
大部分人倾向于门诊咨询,男性人群和学生人群也倾向于互联网咨询,选择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专题信函咨询的都较少。
四、讨论
(一)心理服务现状
文章得到的结果与现有结论一致。人群对心理服务的接受才刚起步,接受过心理服务的人群仍是少数。
当前,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面临诸多挑战。社会大众对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 度不高;心理健康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研发投入不足;专业心理 健康服务人才队伍短缺,供需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衡;心理健康 服务行业管理体系和行业立法尚未健全。
在遇到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方面,和现有观点基本一致。
(二)心理服务意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去看心理咨询师的人,心理肯定有问题,甚至可能是变态。本次调查中这种现象已经少了许多,人群对心理咨询师的误解也有所减轻。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咨询师是帮助人而并非窥探人隐私的。但是,人群对自己去接受心理服务,仍有一种模糊的羞耻感,这体现在选择无所谓的人群占比例最大。但是时代在进步,我们看到也有很多人明确地选择了愿意。
(三)心理服务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群选择传统的咨询方式仍占大多数,但互联网咨询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互联网咨询和其他咨询不同,它方便快捷,更符合当下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许多人选择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互联网的隐私性。不可见面的方式让咨询的人更有安全感。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咨询的弊端也很明显。
所提问题是否真实、 来访者信息不全面、 建立的咨访关系不稳定、受制于种种客观因素(如该地区是否有网络覆盖,能否熟练操作电脑等)。以及,网络环境鱼龙混杂,挂名的咨询师不能全部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等。这些条件限制了互联网咨询的进一步发展。
希望政府和國家可以对互联网咨询市场设立合适的门槛和制度,进一步规范网络咨询。
(四)老年人心理服务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一部分是没有发现自己有接受心理服务的需求(比如简单把心情持续低落归结为经济原因等),另一部分是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不足。
老年人,尤其是乡镇生活的老年人,会把金钱问题看较重,有克己思想,同时不便跑远路的特点(怕麻烦或身体不好)。针对以上条件,认为社区咨询是比较适合老年人心理服务的方式。社区咨询距离较近,有国家扶持,花费较低。
但社区咨询目前存在咨询人员不够专业的问题,相信国家会出台有关政策,合理改善。
(五)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仍有较多人群对心理服务不了解,但对心理服务持开放的态度,国家和政府可以加大对心理知识的普及。
从途径来看,互联网咨询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有诸多不足,仍需完善。
老年人心理服务是我国社会建设重要的一环,文章的建议是把社区咨询同老年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木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18,07(上).
[2] 傅晓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7,11(上):124.
[3] 张淑娟.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咨询平台应用及前景 [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下):33.
[4] 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西南大心理科学,2007,30(01):2-5.
作者简介:王丽(1971.11- ),女,教授,研究方向:积极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咨询;药子玥(1991.04- ),女,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