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宋娟
摘 要:媒介融合态势进一步深化,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新闻编辑要能够及时转变角色,革新编辑理念,掌握技术,以适应时代需要。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顺势创新,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实践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编辑;人才培养
数字技术的成熟,产业化的媒介发展,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因素推动着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化。我国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化,如何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编辑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编辑的要求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进行角色转换是基础,打破陈腐的新闻编辑理念是关键,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是保障。
(一)转变角色
传统的编辑担任着“把关人”的角色,而现在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还要肩负起“协调者”的角色,肩负起解析新闻的任务。对新闻编辑来说,单一的,仅仅针对固定终端的时代已经远去,迎来的是信息接收终端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电视端、互联网端等终端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受众市场也在进一步细分,除了提供针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特点的差异化新闻,还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增值服务,利用论坛、微博、微信、博客等提供信息,或者是在新闻网站上开发个性化定制等新功能,以延伸价值链。此外,传者与受众的界限被打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已经来临,新闻编辑要通过开设新闻论坛、设置互动版块、利用社交工具等方式进行新闻讨论、征集意见,给予公众表达声音的渠道,建立互动型的信息流通模式,引导舆论。除了担负协调职能,新闻编辑还要培育受众意识,充分认识各终端读者的喜好、不同媒介的特点,从庞杂的信息中抽取受众想看、爱看、能看的信息,进行锤炼,加工成具有特色、拥有受众群的新闻,并及时解读新闻。
(二)革新编辑理念
媒介的融合的深入推进了新闻编辑角色的重构,促使新闻编辑流程从单一变为全媒体编辑流程,媒介环境的外部变化,新闻业的内部变革都推进着新闻编辑理念的革新。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媒体形态日趋丰富,受众的可选择项激增,传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受众的获取信息、提供信息、反馈信息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受众的发声渠道日益多元,网络环境也较为开放,在这种环境下,新闻编辑需要培养受众意识,强化信息的个性化表现。首先新闻编辑强化编辑与受众的互动理念,新闻产品的制作要把握住受众需求的脉搏,牢牢抓住受众的关注点,紧贴受众期待,一方面借助微博、论坛、微信等途径收集受众发布的信息,从中探寻受众的兴趣点,通过对受众反馈及时跟进,调整新闻信息,制作出受众满意的新闻。同时,新闻编辑要提供受众发声的“论坛”,提供意见表达的平台,在及时倾听受众声音的基础上,针对受众理解上的误区、难点等问题及时反馈,对新闻信息进行解析,为受众答疑解惑,肩负起“公共论坛的主持人”的角色。
当前受众信息接收渠道、信息发布渠道日益流通,文本阅读形式也日趋丰富,受分众化趋势进一步演变,舆论环境也日趋复杂,新闻编辑要打破单一媒体做新闻的思维定式,采取全媒体手段做新闻,丰富信息表现形式,结合各媒体优势,进行差异化的编辑策略,改变灌输式、上传下达式的报道理念,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多平台的联动报道。
(三)掌握新技术
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采编,新闻编辑也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单一的作业平台,电台、广播电视、网络等编辑部整合,需要新闻编辑跨平台的工作能力。新闻编辑需要充分认知各媒介的差异化特点,生产适应各媒介的新闻产品,这需要新闻编辑具备熟练的媒介操作能力。具体来说,新闻编辑需要拥有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需要自如的使用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制作方法。对新闻编辑而言,具备多媒体编辑能力,掌握视音频剪辑、视频处理、图片处理、图像压缩、文字编辑、网页编程等技术,能够娴熟的使用各类搜索引擎、社交工具等进行信息收集,熟练掌握视频、图片传输等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跨平台作业,在全媒体战略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跨部门工作能力,一专多能,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掌握摄影、摄像等技术。
二、新型编辑人才培养
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因时而动,媒介融合已经带动整个传媒行业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势下,高校应革新人才培养理念,思创求变。
(一)强化实践
在高校的新闻编辑培养中,应从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入手,以强化新闻编辑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堂实践可以通过模拟法、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模拟全媒体编辑部的编辑流程;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探讨。课外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校外实习。高校应着力强化校外实践平台建设,通过与校企合作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同时加强校外实践的监督力度,让学生通过深入媒体单位实地锻炼,了解工作流程、把握工作职能、提升操作技能。二是校内实践。高校可以与媒体合作建设校内媒体,或者是开办面向社会的报纸、网站、电台等媒体,給学生提供真正的、真实的媒体环境。同时,高校应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及时配备、更新器材。但是基于资金投入、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制约,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存在阻力,往往出现设备少而旧、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在校内媒体实验室建设问题上,各高校应针对具体情况而定,即使是创建一个网站、微信号、博客也可以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在配备实验室的高校,应当尽可能的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并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三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等方式加强实践。
(二)课程调整
媒介融合进程的步步深化带动着整个传媒业的变革,新闻媒体的运营与结构方式发生转变,新闻编辑的流程、职能、工作方式等都处于转化之中,这也成为推进高校打破思维定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力。
新闻编辑业务植根于媒介环境之中,高校应当敏锐的捕捉当前媒介环境特点,与时俱进,将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媒介新形势相联系,从而确立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媒介需要的是复合型新闻编辑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聞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一专多能。这就要求高校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
传统上对新闻编辑的培养多是针对单一媒体的课程设计,形成报纸编辑、广播电视编辑、网络编辑之间的专业壁垒。部分院校侧重信息内容,忽略实践技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部分院校的新闻编辑培养仅仅是针对报纸编辑进行。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高校也应在探索中完善课程设置。媒介融合不是单纯的新媒体的盛行,单纯的增加网络传播课程、新媒体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是不够的,新闻编辑的培养应当放到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将与媒介融合有关的内容升级成概念化融合在其他课程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理想化的编辑人才培养应当既把握信息内容,又拥有熟练的技术,但是现实的可操作难度较大,在课程调整时制定统一标准并不现实。
课程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置不能只针对微观编辑业务,还应强化宏观编辑业务,培养学生的策划与组织传播的工作;二是复合型人才需要一专多能,不仅要让学生前期夯实新闻编辑的人文基础,强化新闻编辑理论基础,还应让学生发展某一专业领域,重点提升某一媒体的编辑技能,让个人有清晰的侧重和定位;三是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加实践环节;四是要紧跟形势,有条件的高校设法更新模式,或者是先进行课程微调,增设基础应用课程、新媒体课程、跨媒体传播实践课、数字软件课程等,将媒介融合的思想融入各课程中,让学生形成全媒体思维。
参考文献
[1]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2] 吴延俊.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J].新闻大学,2002.
[3] 刘晓程,范玉金.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教学改革探析[J].编辑之友.学研,2011(02).
[4] 宋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反思[J].新闻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