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及问题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及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阅读数:459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近些年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甚是迅猛,在许多的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现如今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它。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产物,并且其对通用网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通信网络业务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业务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样有利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全面优化和提升,提供安全的保障。文章主要叙述了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组成结构,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通信网络;影响;问题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该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设备,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红外感应器这三个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提和基础是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以此实现各事物的数据和信息的相互交换,有效自动化使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并且同时对这些信息数据实行监控管理。从事物的本质上出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产品,并且从另一方面讲,物联网也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某一个网络入口,以此来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正常信息交流。物联网本身作为一种使网络相互联合的系统,不仅影响了计算机通信网络业务类型的发展,还具有融合各种计算机通信网络业务的良好促进意义。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的,实现通过互联网来传递各种数据和信息,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突破了信息传递的地域限制问题,将信息以非实体的状态来进行相互传递,另外,一些实体物质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传递数据以及进行控制,利用局域网建立不同网络之间的联系,以推进各种数据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并且还能加大物联网系统的联系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分发挥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各个业务模块的功能,建立一个多元,智能并且高效的网络控制和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以及射频识别器这两个设备进行信息采集的工作,并且根据计算机通信网络客户的需求,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物联网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射频识别设备是一种具备识别快速,自动识别特点的非接触型识别设备,该设备不需要人工的操作或者其他方面的操作干预,并且可以快速识别正在运动的物质,还能够对各种环境适应良好,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的通信网络系统中接入RFID终端,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物品追踪的范围更加的广泛;除了射频识别设备之外,物联网中的另外一个设备就是传感器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感知各种物理信号并且采集各种环境的物理参数,来实现对物联网的信息的数据支持,在当前的物联网系统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无线传感器,该设备是数据的传输,处理以及信息采集的集合设备,具有灵活,低消耗,成本低自己操作简单的优点。

二、物联网的组成结构分析

就目前的物联网技术来看,发展尚且不成熟,应用和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套统一的网络构架体系。下文所叙述的物联网组成结构内容是以中国移动提出的相关理念为基础进行的归纳梳理。物联网的组成结构可以分为信息应用板块(应用层),信息传输网络板块(传输层)以及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块(感知层)这三部分。

(一)信息应用板块(应用层)

在物联网的信息应用板块中,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应用子层,一是支撑物联网正常运行的应用子层,二是物联网信息处理的应用子层。其中物联网信息处理的应用子层,能够实現物联网的多种基础业务服务,基于该子层,物联网能够在更多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就目前来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已经多个方面得到了应用,比如生态农业,日常家居,智能建筑等等。当然,也可以把应用层看做一个人与物联网之间的接口,通过应用层来采集各种信息和数据,并且进行不断的优化。

(二)信息传输网络板块(传输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常见的信息传输网络在物联网中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区域网以及移动通信网,它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各个节点和信息控制点相互连接成网,以此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以及管理。该板块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现在物联网中存在的通信网络构架,又要根据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来进行调整优化。

(三)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块(感知层)

在物联网的信息感知以及控制板块中,主要有两种组成模式,一是利用传感器网络来组成,二是利用具有通信功能的M2M的终端来组成。其中,在M2M的终端设备中都包括RFID读写器,通信终端以及传感器。就传感器来说,它是由多个相似的传感功能节点构成的传感器网络,来达到信息通过传感器网关来传输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在物联网的感知层感知到信息以后,经过物联网的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物联网的感知节点和终端都处于一个无防护的状态,极易受到外来的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因此,要在此环节,加强安全防护,设置防火墙和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信息泄露或者出现其他的问题和纰漏。

三、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一)信息应用板块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应用板块也就是应用层在整个网络中起到一个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未来物联网向全面智能化发展的参考。通过优化和完善应用层,能够达到使不同网络之间相互融合,并且高度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为以后物联网的发展做一个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物联网的信息应用板块自身存在一定的功能限制性,会对传统计算机通信网络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影响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物联网的技术存在独立性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就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在实物物联网的运行过程中,信息应用板块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物联网通过应用层来建立起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实现了对该过程的监管,达到了跨时间,跨区域的信息操作的目的。在这样的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想推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进步,促使物联网技术更上一层楼,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了解目前市场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并且对市场和相关行业进行整合,通过计算机的云计算,搭建起一个满足物与物联系的健康平台,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氛围。通过以上行为的落实,就能够良好的调节物联网与计算机通信网络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且整体提高物联网的运行效率和广泛适用性。

(二)信息传输网络板块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输网络板块也就是传输层在整个网络中起到一个连接通信网络和感知层的纽带作用。传输层主要看宽带和窄带的相互融合,后通过计算的方式来实现传输层的各项功能。在传统通信网络系统中,主要通过统一管理互联网的通信分散节点来实现互联网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更加迅猛,由于各个通信节点具有私密性以及独特性,因此为了满足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需求,传输层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信息传输功能,进一步的还要建立起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模式。在物联网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所需要的运行空间大并且运行过程复杂繁琐,这样难免就会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往往计算机系统都处于一个分散的状态,只有建立各个独立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对计算机实行集中管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物联网的功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对各个通信节点做到严格控制,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不仅有着很大差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也正是这些所谓差异和差距增加了整个网络的运行压力,对计算机各个通信节点也更加的难以控制。为了解决上述文章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度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计算机通信节点控制设备,从而做到满足物联网业务高速发展的需求,搭建一个强大的物联网平台。

(三)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块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块也就是感知层对整个网络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物联网的发展是在感知层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物联网的功能实现离不开感知层的作用。只要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物联网的感知层就可以感知和搜索任何一个目标对象的监测信息,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将这些信息数据传输到客户端。在整个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其中的网关有着使不同网络相互连接的作用,在传感器完成信息传递后,再利用其他算法对数据或者信息进行深度的解析。然而,与此同时,巨大的压力也施加在通信网络信息处理这一方面,尤其是近些年来,信息的数量和杂乱度在不断的上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增加了信息和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难度,要满足日常的需求,就要使感知层感知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并且要求数据更加全面和仔细。在这样的网络大环境和客户的需求下,促使通信网络为了满足物联网的业务叙述,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技术改进,从而使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为物联网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通信网络的技术停留在原地,没有把物联网的业务增加情况考虑进去,止步不前,这样就会严重的阻碍互联网的发展,使物联网系统承受不住巨大的信息量而崩溃,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和优化感知层,要对信息有更强大的容纳量和搜集能力。

四、结语

根据上文的叙述,物联网作为信息时代产物中的一种,其领域和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另外,它也是互联网的另外一种体现,但是,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为物联网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參考文獻

[1] 马世登,罗先录,包文夏.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及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7(12):37-38.

[2] 贾志强.物联网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影响分析[J].网络空间安全,2015,11(01):32-34.

[3] 傅曼瑶.计算机技术在物联网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09):146.

[4] 李瑶.网络信息通信方法改进研究[J].信息通信,2019(02):144-145.

[5] 黃臣.基于物联网抗微波辐射通信计算机的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10):55-59.

[6] 牟思.浅谈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计算机物联网的应用[J].软件,2018,458(06):197-199+216.

作者简介:段超(1987.06- ),男,甘肃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多媒体通信。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