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融入“友善社区”建设经验的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改革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融入“友善社区”建设经验的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0-11-30 阅读数:884

程序 姜地忠

摘 要:根据实地走访发现,中国目前流行的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表现出其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体现在缺乏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方面。当下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的“友善社区”养老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国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交流和信息、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市民参与和就业四个方面。文章在结合“友善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生理和安全、归属和尊重、自我实现三个层面提出中国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智慧养老;友善社区;人文关怀;本土化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的老龄人口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未富先老等特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7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由10636万人增长到1583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比重由8.1%增长到11.4%。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攀升,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随之提高。从2005年至2015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由70.83岁增长到73.64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由75.25岁增长到79.43岁。由此可见,我国的老年人口队伍不断壮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加强监管和组织实施等五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服务,养老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推动着养老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标志着智慧养老模式已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的政策选择和发展趋势。

智慧养老模式展现是以智能设备为基础,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形式。这一养老模式虽有其优势,但不足也同样明显。

一、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条件,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养老服务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可以掌握老年人的实时动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其次,它可以创造更加安全的社区养老环境。智慧养老社区所拥有的日常服務功能,包括定位系统、监控系统等,可以在老年人发生紧急情况时给予及时救助,以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最后,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可建立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一些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既能做到节能环保,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智慧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

在技术层面,智慧养老模式所使用的智能设备往往设计复杂、操作困难,老年人由于其学习能力减弱、接受能力降低等客观因素,因此放弃使用高端设备,智慧养老模式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此外,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独特性,其所需求的服务各不相同,智慧养老模式的设备更新无法跟上老年人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智慧养老模式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还不够。

在老年人需求的归属和尊重层面,社会对老年人的接纳程度较低,老年人被视为弱势群体,缺乏人际沟通,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对于信息的捕捉与获取能力降低,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归属感不强,因此逐步走向边缘化。

在老年人的自我实现层面,由于老年人无法体会来自社会的尊重与包容,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够完善和全面,因此导致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就业机会较少,自我价值和再创造更是无法谈起。

二、国外“友善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经验

《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社区是指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同时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互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友善社区”建设正是以社区的本质内涵为基础,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第一要义,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后,更加注重营造适宜老年人生活的人文社会环境,让老年人在尊重、包容、平等的环境中充分展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的品质与尊严。 以友善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模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称谓有所不同,“老年友善社区”、“老年宜居社区”、“长者友善社区”、“高龄友善社区”等等都是其不同表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7年颁布的《老龄友善城市建设指南》中对建设老年友善社区提出了八大方面的主题,分别为:户外空间与建筑、交通、住房、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交流和信息、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市民参与和就业。户外空间与建筑是指适宜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场所,包括城市交通、公共空间等,保障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交通是老年人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快捷的交通设施和网络,使老年人出行无忧。住房是指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房屋位置,并定期做好维修与清洁工作。社区支持与卫生保健服务是指在社区内构建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基本需求。交流和信息是指促进老年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被社会边缘化。社会参与是指老年人在不同代际、不同文化中的交流与融入。尊重与社会包容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老年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对老年人的接纳程度等。市民参与和就业是指为老年人有偿或无偿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近十年间,北美和欧洲掀起了一轮“高龄友好社区的热潮”,其中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要代表,他们的实践经验如下:

(一)英国的终生社区建设经验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