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实践经验探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实践经验探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阅读数:508

摘 要:延安时期是中共积蓄力量、凝聚共识、形成核心的重要阶段,党的建设卓越的成效。延安时期明确提出增强党性并进行实践,在建设党的伟大工程中无疑起到了要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关键期,重温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实践经验,对于确保中共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性;增强党性;党的建设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延安时期从政治高度,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理论与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并于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正式颁布了《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在建设党的伟大工程中无疑起到了要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关键期,重温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实践经验,对于确保中共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的实践依据

(一)理论的学习——“窑洞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的提出是学习和发展列宁党性思想的必然结果。中共中央给在延安的党员干部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1941年8月,党编辑马、恩、列、斯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观点和言论,9月,成立中央高级学习组,研究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论与党的20年历史,然后再研究马、恩、列、斯与中国革命的其他问题。为帮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一批领导人先后撰写了很多关于重要文章,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的阶级性》和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关于党性的问题》、《增强新党员新干部的党性》等 22个文件,这些理论成果为整风运动的开展和增强党性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问题的导向——实践中“党性”不纯的问题

建党初期至大革命时期,党内屡次出现 “非无产阶级思想”,阻碍党领导的军队完成革命的使命,许多党员对什么是党性、党性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增强党性认识不一致。到延安时期这些问题已经形成了十分严重的“宗派主义”、“分散主义”和“闹独立性”的现象,这种在组织上产生的分散主义和“闹独立”的现象,延伸到了党的思想领域,更给党和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的提出,直接原因是皖南事变中的经验教训,但是中共中央的意图非常明确,这个错误不能归结于个人,而是要站在党的建设角度深入剖析,其中“党性”是最为关键的。因此,增强党性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的稳固,以应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各种问题。

二、延安时期增强党性的实践途径

(一)开展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增强党性

延安时期普遍开展党内理论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黨内成立了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校和组织机构,开展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 并明确规定办学目标是“要使一些负责干部有时间、有机会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多或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再回到工作中去,把工作做得更好。”在课程设计上越来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开设中国问题和党性教育方面的内容。比如,中央党校1939年的教学内容除了军事方面的外,包括党的建设180 小时、中国问题 220小时、政治经济学170小时以及马列主义173小时,计算下来,直接与党性教育有关的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占比达到 70.4%之多。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以增强党性。

(二)加强组织纪律管理,以制度保障增强党性

陈云指出,“纪律是自觉的,又是强制的”,对于“明知故犯者,要给以处分; 情节严重而不愿改正者,应开除出党”。延安时期有关党性的制度规矩是多方面的,直接的有1941年7月,《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规定:“从中央委员到党部负责人,都必须加入支部参加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于自己的批评,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要求个人与党的关系上,任何人、任何地方必须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在组织原则上,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组织生活方面,任何党员必须参加一个支部,过一定的组织生活。在价值观上,明确提出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还有号召肃清阳奉阴违,反对背后搞人等等”可以说对于党性的基本方面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规矩,是增强党性的制度性保障。

(三)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

延安时期由于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在开展党内批评与过程中,没有采取苏区时期“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简单地从组织上甚至肉体上予以消灭的做法,而是强调改造思想、团结同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1年7月《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之适于党与革命的需要。” 1941年 9月,中共 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28人次发言, 做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时,深刻地指出:“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能够转变观念,改造自己,实现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的空前团结,党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这与党内这种有机更新的方法是分不开的。

三、延安时期中共增强党性实践经验总结

(一)增强党性要加强党员的思想认同

延安时期增强党性的提出,从唯物主义世界观上看,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延安时期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建立起广大党员的内心认同,才能够为形成全党的意志、行动和纪律统一奠定坚实基础。能否从思想上入党,是党员能否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关键。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就必须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始,达到思想的认同,进行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提高党员的思想境界和政治水平,增强党性观念,掌握和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使整个党的队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统一起来,巩固起来。

(二)增强党性要强调以问题为引领

延安时期增强党性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理论上,增强党性的提出是为了解答中共在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思想加强自身党的建设中,如何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增强党员党性而产生的困惑问题。实践上,增强党性的提出正如前文所述是为了解决当时党在革命实践的宣传、组织、纪律等领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分散主义等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革命的进程,使革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党内的团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增强党性作为党内一个严肃的政治议题,在党的建设和革命最为关键的时刻提出,及时肃清宣传思想领域的各种错误路线的思想,为建立更为稳妥地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党员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党性要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延安时期开展增强党性教育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党扎实的学风。一方面倡导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是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并把这些作为衡量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标准之一;另一方面中共引导广大党员直面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通过适合于不同阶级的学习、教育、交流方式,注重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找立场、观点、方法来回答党员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凭空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態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

时至今日,中共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九十多年艰难而又光辉的岁月。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共总是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共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其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密切相关。弘扬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尤其增强党性的成功举措,为更好的贯彻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谌玉梅.延安时期中央党校[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22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1.

[3] 毛泽东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8.

[4] 毛泽东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8.

[5] 毛泽东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8.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

[7] 梁星亮,姚文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上/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唐巾媛,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建设与实践。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