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化解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具体来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关键词;主要矛盾;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平衡协调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化解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指出,广东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社会的发展是递进的,先后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六个阶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按照马克思、思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但是,社会主义新中国脱胎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的鸿沟,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这一实际国情也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别于理论的设想,而更具有中国的特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它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而具体内容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因此,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历史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但由于过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客观规律,结果建设行动盲目,造成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也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中央领导及时发现了问题并纠正了错误,使经济建设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但后来,毛泽东同志错误估计形势,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依靠阶级斗争。于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国内动乱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本着对国内形势的正确认识,拔乱反正,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经济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9年位居全国首位;进出囗总额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财政收入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2017年,广东GDP为89879.23亿元,占全国的10.3%,远超新加坡、香港、台湾甚至俄罗斯,世界排名第12位,与排名第11位的韩国仅相差1200亿美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也如此。经过4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步入了深水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很多问题也呈现出来而且有迫切解决的需要。大家都知道,西方现代化走的路子是“先发展后治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点,恰遇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进行产业升级时,它们以生产资本的方式把大量落后、淘汰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资本的本性是对利润追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进入中国的大量企业釆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归结为“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发展模式造成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经济”一词有管理和帮助的意思,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把社会管理好帮助人们过上“好日子”。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能量取之于自然,人类利用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必招自然规律的报复。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经济的初衷相背离,社会发展呼吁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出现。
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種不平衡性会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恶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以广东省为例,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发展形成了珠三角一马当先、粵东西北相对滞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2016年,珠三角人均GDP达11.56万元,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均GDP仅为3.58万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以全省1/3的人口和1/4的土地,创造了全省3/4的经济总量和近2/3的财政收入。而整个粤东西北地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788.37亿元,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0.7%。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2018.10.22-25)重要讲话中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状况紧密相关。前文提到,我国人们之间的收入有差距,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们有了新的消费需求,比如走出国门到境外旅游,除了欣赏异域风情之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抢购价格不实惠的外国商品。其实这些商品大部分国内都有生产而且价廉,必竟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总体的生产水平不够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偏低,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甚至有些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电商平台发达,物流也方便,但是人们购物过程中心中置疑最多就是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提高产品质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实际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求的减缓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商品的出囗。在这种背景下,生产与需求失去了平衡,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为破解这一困局,改革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强调“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二、深化改革开放是化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招
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单纯的追求量的扩张进入到强调质的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追求“有没有”进入到强调“好不好”。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呈现出高端化、多样化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现实与人民的期盼有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体来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第一大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40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相对滞后,公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方式更加多样,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形态发生新变化。第二大不平衡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减少能源消耗、减轻污染已经成为需要优先着手解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问题。第三大不平衡是经济内部存在诸多重要结构的不平衡。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不平衡表现为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及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此外,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还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失衡等方面。“不充分”可理解为不够发达,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上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依然较低。第二,科技发展不充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率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大量的核心关键技术依然要靠进口。第三,资源能源利用不充分,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第四,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而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还不够发达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深化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问题,从而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正确认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并把矛盾聚焦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解决。化解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关键在于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田,“广东模式”对于其他省市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广东要发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化解主要矛盾上“杀出一条血路”,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中对广东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深化改革开放;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四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笔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要求,联系广东实际,谈一下自己对化解主要矛盾思路举措的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广东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力变革、动力变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体来说,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标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广东省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全省71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中,劣V类断面还有9个;珠三角地区尤其要补上生态欠帐,全面清除城市黑臭水体。第三,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在发展上有一个突出短板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广东创新发展势头很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很好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好创新驱动作用。另外,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实现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前文提到,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特别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精准扶贫是化解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可以把乡村的短板变为发展的优势。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偏谓之中,不变谓之庸”,中庸之道强调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所以在改革方法论层面应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广东改革开放史.课题组编著.广东改革开放史(1978~2018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李国荣(1974- ),广东梅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