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受交往程度、所处场域、自身利益、个体性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人们在展现自己的思想时是有所选择的,甚至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还会被个体所隐蔽起来,不易被觉察。随着空间的转换,时间的发展,个体的思想最终还是会在一定的时空场域内表现出来。这就为辅导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几点有益启示,一是积极走进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同时空场域去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创设特定的时空情境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三是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愿意主动进行思想交流的知心朋友。
关键词:思想;暂时隐蔽性;辅导员;大学生;思想动态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思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储存在人的大脑里面,只有通过个人自身的言行来展现。受交往程度、所处场域、自身利益、个体性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人们在展现自己的思想时,往往有所选择的,甚至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还会被个体所隐蔽起来,不易被觉察,这就是思想的暂时隐蔽性。随着空间的转换,时间的发展,个体的思想最终还是会在一定的时空场域内表现出来,这就为辅导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以下几点有益启示。
一、走进不同时空场域,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走进教室
教室是课堂教学的阵地,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前台”,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前台”。在这里,学生的上课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面对同样的制度和纪律要求、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老师,学生们所呈现出的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上课早到,有的上课迟到,有的上课认真听讲,有的上课经常睡觉,有的上课喜欢坐前排,有的上课喜欢坐后排,有的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学习一塌涂地。这些不同和差异也就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观测點,依据这些观测点去了解学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学生思想的暂时隐蔽性。因此,辅导员走进教室这一“前台”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一条有效途径。当然,走进教室并不是说辅导员每天都要去教室查课,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对象的去教室走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走进寝室
与教室相比寝室则是一个非正式的场所,尽管它也有一些正式的制度约束,但作为生活阵地,学生在这里有更多的私人空间,更为本真的展现自我。因此,辅导员走进寝室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辅导员走进寝室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较为正式的例行检查,如检查学生是否晚归或不归,寝室卫生状况如何等问题,这些检查主要是贯彻和落实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筑牢安全防线。这种走访由于目的性强、标准明确而较容易发现学生当中的一些较为突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另一种则是非正式的走访,即不以由上而下的检查为目的,而是以观察和交流为出发点,不定期的去寝室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谈一谈,在轻松氛围中了解隐藏在学生学习生活细节中的种种思想信息,更为全面的把握学生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成长经历、感情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为立体的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三)走进网络中
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网络使用群体,各种网络应用的普及率高,网络在线时间长,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在这一虚拟化、超时空化空间里,使得个体拥有更多自由的可能,个体的本真状态也就更容易呈现出来。因此,辅导员走进网络空间能够更加接近学生的本真状态,也为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供了更为及时和便利的载体和工具。辅导员走进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一是应重点关注学生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思想动态,作为网络活跃群体的大学生,他们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二是要选择重大事件、活动和重要节点为观测点,去有针对性的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所“触”,有所“悟”,才会有所“动”。在一些重大事件和活动后,学生往往会被触动而发表自己的感悟。三是要积极进行网络互动,构建可持续的“好友”关系。要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还需辅导员自己也要在应用平台上“发声”,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自己工作过程的感悟发布具有引导性和教育性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状态,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自己。
二、创设特定的时空情景,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
(一)在开展学生活动时,注重宽松情景的营造,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每一次学生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和平台。在进行活动创设和组织时需要辅导员充分把握学生当前成长所处的阶段特征,了解学生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在情字上做文章,突出活动的互动性、交流性,给学生展示思想的平台。为加强学生管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笔者每周日下午六点都将组织所带学生开展“周末有约,一路同行”晚点名活动。活动以寝室为单位,每周一个寝室进行“风采秀”,时间二十分钟以内,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向上。不少寝室在展示自己寝室风采时,都将寝室成员的生活起居情况、感情生活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呈现出来,使得我对学生的了解更为立体和全面。
(二)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
班级人际关系就是同一班集体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则是学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一种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之间是坦诚相待,相互关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性关系。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辅导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带好学生干部,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学生干部既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班级团结友爱的粘合剂,学生干部之间团结友爱,往往整个班级也是团结的;二是要有一套客观公正的奖惩制度,尤其是在评优评奖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导向作用,切勿简单用考试成绩一个标准来评价,切勿过于向学生干部倾斜,避免学生之间不公正的利益冲突。三是辅导员自身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在涉及班级利益分配的事项上务必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制定的各项奖惩制度要严格执行。四是要重点关注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冲突。寝室是学生交往最为频繁的场所,在这里室友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格特征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际冲突的发生。所以,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构建,寝室人际关系是重点。
三、提升自身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愿意主动进行思想交流的知心朋友
(一)真爱学生
人是情感性的动物。青年期的大学生则正处于情感的丰富和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注重自身情感需要的满足,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关照。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带着真情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长期坚持就能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知心朋友。但需要注意的是,真爱学生不是溺爱,不是无原则的爱,也不是藏在心底的爱。而是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呈现,将对学生的爱植根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处处用心,对学生以心换心。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真爱学生的一个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陪伴学生成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用润物细无声的爱为学生成长护航。
(二)真有才學
才学是才能和学问的简称。辅导员的爱心和才学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形成和保持知心朋友这一亲密关系的核心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学习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是交往双方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也是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必须牢记的宗旨。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储备足够的才学来完成这一任务。从才能上看,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去历练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学问上看,辅导员需要有一种做学问的精神去扎实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架构,注重工作案例的积累,着力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系统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段性特征,为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增加智慧的力量。
四、结语
思想的暂时隐蔽性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存在,它最终是会予以行为之中,通过行为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时要久久为攻,坚持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网络去了解学生;坚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营造轻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时空情景,构建坦诚相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班级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坚持做一个真爱学生,真有才学的人,与学生保持学习型交往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 罗志光.大学生寝室矛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邢爽.试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亚太教育,2016(07):211.
[3] 喻春花.大学生寝室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陈娟(1989- ),女,重庆云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