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1-02-20 阅读数:528

摘 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对推动高职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基础设置课堂教学,创建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高职学生养成爱生活、会生活的习惯。文章简单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采用教学生活化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相关对策,以期为高职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生活化

高效的心理健康课程,不但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切实清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障碍,促進学生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但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却一直存在混淆心理健康课和德育课的现象,造成教育与实际的脱节,使得心理健康课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无法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所以,建立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就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程实践内容过少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明显缺陷,部分学校甚至直接忽视了实践教育。对心理沙龙、心理咨询等有效的实践内容,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开设,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得不到完全发挥。另外,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置心理健康活动时本不应该直接对本科院校的相关活动生搬硬套,但高职院校往往不考虑学生特点,让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处处充斥着心理学理论,导致心理健康教学被迫转化为心理学教学,从而难以发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功能[1]。而且,高职学生专业不同,课程内容各有特色,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不甚相同,但心理健康的课程内容却被同一化,涉及范围十分宽泛,难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

(三)教师难以发挥自身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多心理健康教师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部分教师只是进行兼职,导致心理健康课程专业性不足。另外,也存在能力较高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但因其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欠缺,难以发挥出自身的全部能力。

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对策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心理保健技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自行调整心理状态,避免发生心理疾病,从而进一步适应社会,增强个人心理素质,提升生命质量。在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时,应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不断探索新的心理主题,帮助学生在团体教育中获得成长,让学生学会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正确态度,并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推进学生个性的完善。

(二)教学环境生活化。首先,教师在开展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创建具体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直观性地情境中感悟生活气息,掌握生活技能,提升生活能力。例如,在“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的教学中,每名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状况制定出“个人改进”方案,包括怎样突破自我、如何发挥优势等。其次,创建和谐互动的心理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点,其为引发学生认同感、缺失感提供依据。创设心理环境可以运用物理手段,例如,空间位置安排、背景音乐设置等,这对教学效果和课堂进程产生直接影响[2]。再次,为了让活动和讨论的更替更加灵活,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就要有较大的教室空间,方便桌椅的随时挪动。最好具备专用的心理辅导活动室,让师生席地而坐,全身心放松地开展教学活动。最后,对学生的语言激励更应该注重心理方式,如信任、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切身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名学生。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高职心理健康的课程内容应该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重,设置具备操作性、针对性及实用性的心理健康课堂。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社会发展角度和日常生活层面选择课堂内容,例如,“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青春期的心理调节”等。另外,高职学生形成并发展健康的心理是以其对生活的认知、体验与感悟为依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若没有实际的心理案例做载体,教学内容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学目标也无法有效达成。所以,调整只以理论为重的心理健康课堂模式,不管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是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养成性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展开心理健康教学时,只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心理矛盾,例如,角色扮演,其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切、带入地体会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具备很好的感染效果[3]。具体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包含以下特征:一是重视对话,即学生、文本、教师间的相互对话,应该在尊重信任、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二是重视生成,即对教学过程的注重,凸显个性化教学,具备一定的多元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三是重视体验,即通过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生活、感悟生命。

三、结语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正不断上升,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也不在少数,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学生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个性、意志、情绪、认知等心理素养,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慧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知识经济,2017(3):167-167.

[2] 吴际,罗伟.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1):93-96.

作者简介:孙智远(1979- ),男,江西南昌人,本科,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