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发布时间:2021-03-15 阅读数:888

摘 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现实考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从这个时候开始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研究才逐渐深入。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梳理发现,马克思并没有对“真正共同体”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但通过对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中相关思想的考察可发现马克思分别从人的生存、本质与发展角度对“真正共同体”进行过相关阐述,简单的理解就是:“现实的人”能够生活在一个利益和诉求都相同的联合体中,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键词: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思想

对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从理论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透彻分析,也有利于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培养担当当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学者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研究还处在一个不完善、不成熟的阶段。

一、探索阶段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产生在资本主义旧社会,当时的社会并不是像资本家所承诺的那样美好,现实的情况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剥削、压迫和斗争,马克思称这种共同体是虚幻的、虚假的。马克思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联合体取代这个旧联合体,而这个新联合体就是“真正共同体”。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于“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大部分是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也有学者进行研究,但是几乎很少。

从书籍的出版情况来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较早的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是秦龙,他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讨论了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具体形态,并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共同体”是:“人们的群体结合方式或集体存在方式或组织形式, 而无论它以实体还是关系表现出来, 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无论它的规模或大或小, 也无论它处在何种发展阶段, 这些通通无妨”。但是他没有对“真正共同体”进行细致的阐述。邵发军出版的书籍重点论证马克思对“共同体”的形态划分,把它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虚幻共同体、抽象共同体、真正共同体以及自然共同体,而且作者指出他们之间也也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学者还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进行研究,如马俊峰认为,马克思基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阐释“自由人联合体”以此来解释政治哲学思想,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公平正义。

从公开发表的论文期刊来看,学者们认同的观点是“真正共同体”思想不是马克思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他独创出来的,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批判继承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 对于社会道路的指引方面。陶火生认为,“真正共同体”思想可以对社会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借鉴价值,这个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性价值和对待人性的态度上,并且他还将这些论断与中国的现实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上的思想;除此之外,梁丽认为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二)对于概念界定方面。由于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概念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所以学术界对于概念这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所以胡寅寅认为“一切试图对共同体进行归纳总结以概括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对的定义的尝试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学者姜建成和周海燕认为“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涵义是马克思根据唯物史观的原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情况,解释释放人本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个人的自由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三) 关于内在逻辑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姜建成所认为的:“真正共同体”思想生成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生产力的发展是其存在的物质条件,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逻辑终点。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来看已经从刚开始的某个研究角度转变为相对整体性的视角,但是,这个整体性是相对于“共同体”来说的,而对于“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大部分还是从“共同体”的角度进行的。

二、发展阶段

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时期基于现实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个理念是对未来世界构建的蓝图,与马克思所说的“真正共同体”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所说的“一个联合体”本质上就是“真正联合体”,这样的联合体是对人“类本质”的解放。因此研究人员对“真正共同体”思想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

(一)从“真正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角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处理世界关系与问题的中国方案。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思想,与马克思所说的“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这个疑问引起了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康渝生、陈奕诺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实践与灵活运用。陈鑫认为此两者在理论上是一種继承和被继承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和超越,但两者在哲学方面、逻辑方面以及实现状态方面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其所实现的方法、路径。学者邵发军却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真正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邵发军指出马克思的这种构想是在生产力极度发达、个人素质全面提升、按劳分配转变成按需分配、人的异化消除和国家自行灭亡的基础上形成,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构想。

(二)从批判“虚幻共同体”的角度

马克思是在批判虚幻的国家理论和国家现实的基础上形成了“真正共同体”思想,学者们根据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原文的解读提出对于“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解。康渝生认为其思想既有批判也有生成是双层逻辑,“真正共同体”思想不仅仅是马克思对哲学前人简单的批判和继承,更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了创新。张华波在对“虚幻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批判基础上对“真正共同体”思想展开论述,他认为只有通过剥削的消除和异化的消灭,人们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从这些文献来看,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虚幻的共同体是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其走向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走向“真正的共同体”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期学术界的学者无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从批判“虛幻共同体”的角度论述“真正共同体”,所表现的形式都是期刊论文或者是报纸等,对于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的是比较少的。在内容上所表现的论点大部分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结合的,在哲学方面的研究是相对匮乏的,其次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实践价值有提高。“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对中国社会的建设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指导,但是从目前的学术成果的运用来看,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并不是很密切。因此,笔者认为之后的研究成果应该多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相联系,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好的增加学术成果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秦龙.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4] 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马俊峰.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 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8] 康渝生,胡寅寅.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旨归理论探讨[J].归理论探讨,2012,(05).

[9] 姜建成,周海燕.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2013(12).

[10] 姜晓磊.马克思恩格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以及当代意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6(09).

[11] 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17(08).

[13] 陈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05).

作者简介:孙佳宁(1992- ),河南周口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