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10 阅读数:510

摘 要:在蒙古族大学教学工作中,增强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针对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调查,了解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为提升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战略建议。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蒙古族所拥有的草原文化隶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与此同时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还做出突出分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进程日益推动,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将马克思主义理念下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对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得知,中华文化在我国蒙古地区的影响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中华文化的传承工作在蒙古地区受到一定的制约,缺乏对蒙古族群众的吸引力与号召力;蒙古族大学生所具备的实际利益缩小,草原环境呈现一种恶化趋势,大学生就业困难,草原文化占据主导力量;西方文化的多元渗透、宗教信仰的潜在性冲击,再加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缺失实效性,导致蒙古族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呈现一种弱化状态。

二、提升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蒙古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想要提升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在新时期发展的别进下,开展文化强国建设活动,需要从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着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内外环境中所具备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使我国国内社会中的青少年群体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中国文化的学习与发扬工作,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终生;将中华文化渗透到国际社会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消除西方國家对我国的偏激意识,用中华文化抵制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所形成的霸权主义格局,使世界文化能够朝着多元化、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国国内外研究学者需要积极做好中国文化的研究工作,对中华文化所形成的做元理论进行分析,全面提高对中华文化内涵、中华文化格局、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重视,明确中华文化是什么,了解中华文化的过去,结合中华文化的现状,对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作用,自觉肩负起复兴中华文化的伟大重任;其次,我国高校需要对在校大学生积极做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全面推行汉语能力测试,蒙古族大学生能够系统学习汉语,设置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全面提高蒙古族大学生对汉语课程的重视,以中华文化为主题创建社团,组织一系列与中华文化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蒙古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借助自媒体开展中华文化的宣传工作,使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再者,我国社会需要开展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建设活动,通过多渠道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壮大,有效提升我国文化事业在蒙古地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二)夯实中华文化的利益基础

为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解决民族之间的利益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维护民族团结。首先,需要从提升蒙古族大学生就业率入手,解决蒙古族大学生毕业后所存在的就业难问题。高校帮助蒙古族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确保蒙古族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达到某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水平,以此提升蒙古族大学生就业的可能性;其次,创建蒙古族学生奖学金,调动蒙古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意识,增强对蒙古族大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与监督,定期组织蒙古族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会,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帮扶,使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再者,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帮助蒙古地区摆脱“农耕思维”,实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优化管理,尽快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同时做好生态补贴工作,开展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为蒙古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尊重蒙古族所特有的草原文化,增强蒙古族大学生对草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升蒙古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中华文化的思想保障

高校对蒙古族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断深化蒙古族大学生的民主观念与宗教观念,让蒙古族大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民族意识与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夯实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借助文化管理办法,创建文化安全防线,有效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蒙古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蒙古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平等,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蒙古族大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提升蒙古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巩固工作文化在世界文化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杜春蕾.蒙古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的介入策略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7.

[2] 马兰萍.内蒙古高校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 余玲.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民族取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基金项目: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巜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辨证关系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Z1608)。

作者简介:苏义拉斯琴(1972.08- ),男,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学院,现就职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