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刘承楷 王报莲 阮航
摘 要: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以网络和移动技术为载体的流媒体传播方式形成了多元互动的虚拟空间, 为公众的主体空间塑造提供了实践平台。“流媒体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使公众意见的形成方式、表达方式以及参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青年是公共参与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公共参与作为公民精神的基本素质。[2]因此本文在深刻把握青年集体诉求、认知模式以及交往方式的前提下, 以提高其媒介素养、公共理性及公民参与能力为核心, 探索流媒体公共空间建构的现实路径和有效机制。
关键词:流媒体;活力空间;受众逻辑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对于人群的流动和聚集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媒介化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交往活动的渗透,传统公共文化服务迭代更新, 公共文化空间也随之重新解构。而流媒体试图重新树立以公民为中心的"受众逻辑",正深刻地建构着公众的民意表达及社会参与模式。作为流媒体运用主力军——青年群体对于建构公共空间具有较高的内在诉求与参与意愿。而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作为建构流媒体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引导和内在支撑。本文重点以流媒体在青年群体中的发展为契机,研究流媒体发展如何影响构建不同以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一、流媒体发展模式
(一)流媒体与POI
流媒体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
青年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 在网络上很大程度上展现着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 反映着青年在心理上的情感表达, 因此探求青年自身的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年人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在当今物欲横流、错综复杂、全球化程度加深的时代, 青年要在时代的洪流中站住脚跟就需要他们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同感, 表现在社会层面则是对空间的塑造。青年通过对自身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等场景的戏化表现, 表达青年一代的理想、追求和态度。
城市兴趣点 (Point of Interest,POI) 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商業中心的分类识别与模式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与研究视角。许多学者对于POI做出了细节性的分析和探索,本文拟在POI数据基础上对于重庆市网红空间分布有个初步认知。
(二)青年特质与分享
1.青年生活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青年群体逐渐成为了社会主力军, 作为当今时代下最为活跃的群体,青年群体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观念异于其他类型的群体。青年阶段主要是指18~35岁,该群体思维活跃前卫,渴望人际交往, 追求独立性、个性化与新鲜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 因而该群体的生活形态方式较传统家庭生活方式有所不同。要满足青年人对于高效率化、个性化以及社交娱乐化的生活追求, 就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形态特征着手, 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 需求最终决定了空间。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青年群体生活形态主要有以下特征:
1.青年群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的生活品质追求较高;2.当今青年群体普遍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之中;3.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大多以网络浏览或者游戏互动为主,较少有室内群体活动,对室外社交活动又有一定的需求,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2.青年人——传播分享者
在流媒体的发展下,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应运而生,伴随着抖音的发展和兴起,许多人可以足不出户的浏览世界各地的景点。同时越来越多有着相同兴趣的人会在分享的中心聚集大多数为城市中的青年,他们有一双慧眼,能敏锐地发现城市中有趣的空间,并和此类空间有所互动,有意无意将他们眼中的吸引点进行表达并传播给大众。从(图表1.2.2)中可以看出这类人感兴趣并传播转载的内容分类。
3.青年人——空间受众
受众看见城市景观时的反应和接受过程(如图表1.2.3)
主要产生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接触城市景观及城市公共空间(有目的性或随意)。
2.接收到城市景观信息,根据自我认知对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和判断。
3.通过理解判断,其中部分城市景观信息被受众接受,对受众的决策、认识、行为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对受众心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结合APP上实际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信息传递之后受众的认知效果和反馈。按照受众的分类,将城市空间设计过程中受众接受城市空间信息的认知心理,不同水平的人,见解不同,在接受到信息时,自然理解有所不同,对其后来的行为也有关联性影响。
二、青年空间重塑
(一)流媒体传播
流媒体传播特点、运作机制以及青年学生接受心理和交往模式的基础上, 流媒体的传播模式与互动平台的积极搭建、引导和拓展, 优化了社会交往和公民参与的渠道、环境及保障机制。流媒体为公众的主体参与提供了实践平台, 然而在流媒体公共领域的转向中充满了内在矛盾和张力:一方面, 延伸和拓展了传统公共领域, 使青年人之间就多种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个性行为进行交流;而另一方面, 网络的传播性、便捷性以及个性化表达,迅速引起大流量的关注。
(二)网红空间模式
大量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兴起,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分享形式,既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并进而形成了一定特性的群体,随其活动造就新型的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城市的活力空间对人流资金流的吸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健康并且持续的活力空间往往是一个区域内的触媒。一个具有良性触媒作用的城市设计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正面的推动作用。城市触媒是由城市所塑造的元素,然后反过来塑造它本身的环境。所以结合时代背景,通过“网红”空间的触媒效应,带动地区整体发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是时代发展之必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网络动态调研等方法,将“网红”空间实质性量化,体现现有网络环境下的具体的人流和网络现状。
1.空间构建
模式一:通过直白的展现来吸引网络热度和流量,这些空间的共同的特征是注重内部空间或者外部空间的装饰,在颜值上独具特色。另一方面有些空间因为需要满足审美的需求而往往会散失一些功能方面的体验。
模式二:空间之中配有良好使用体验感受的设施,含蓄简洁的装饰打造令人舒适的空间,通过使用者的分享慢慢走红于网络的空间。这些空间往往有自己的主题,特别地注重空间中人的感受。
模式三:建筑空间背景特别,一是建筑背后的商业品牌效应,文化艺术背景吸引人们前往,二者是建筑所带来的空间社会效应,例如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对街道进行永久性改造,探索建筑在城市公共场所发挥的装饰性和功能性作用,将发展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城市荒废却仍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试图使其转变得更宜居舒适,为城市文化提供再生的机会,以实现城市复兴。
模式四:一种是空间本身的设计营造紧靠热门IP,围绕着IP进行打造,通过IP获取网络热度的同时得到大量的人流;另一种空间本身相对普通或者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并不红火,因为某个IP的大热这个空间中的一些元素与大热的IP契合而变得火爆,在网络上引起话题,热点,吸引大量人流。
(三)空间营销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与流量,使得能够在线上得到有效的传播,拥有线上导流渠道。近来,不少景点的走红,都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作用。
1.KOL营销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简称,意思是关键意见领袖。
KOL营销,就是通过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影响力的人物,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和受众建立联系,并且保持互动。KOL被视为一种比较新的营销手段,它发挥了社交媒体在覆盖面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KOL的粉丝黏性很强,价值观认同度高。如果运作良好,这种营销可以给推广计划带来可信度,增强品牌属性,获得潜在客户。
2.新流量平台传播
相应展开上市、网红推荐、媒体测评、用户UGC等营销铺排计划,再到更大中的全网平台(如抖音、微博)的强运营推广。
网络引流是网红空间上市节奏中关键的一环,通过一系列不同平台的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网红空间也在不断打造品牌IP认知,强化用户粘性及情感认可,自带传播流量,对吸引游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之后才是考量产品、设计、分享裂变属性的地方。
三、对青年空间的影响
(一)青年的空间参与
近年来在价值教育的引导下, 青年民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在不断提高, 成为公民参与的主体和中坚力量。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参与能力日渐成熟和高涨, 并在有重大影響的社会事件中表达诉求、积极回应、主动参与, 投身学校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公益组织。在青年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中, 流媒体成为重要的沟通平台和传播渠道, 在青年群体中正在自发形成并推动着流媒体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流媒体传播所构建的公共文化生活与交往, 将素不相识但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凝聚在一起,青年群体建构着符合自身需求的新时代的公共文化空间。
(二)城市空间新塑造
1.短视频“抖”出城市形象
短视频时代赋予了青年参与和自我表达路径,对城市历史风物与城市形象进行更立体真实的塑造表达。以抖音为例,重庆洪崖洞、四川太古里、西安摔碗酒等景点,通过民众走红,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直观感知的新城市形象。由此塑造的一个个“抖音之景”,也向外界呈现出了了更加立体鲜活、真实全面的城市。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邵清曾提到,科学研究应该抓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提炼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理论,而短视频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模型和载体,期待能够通过持续的讨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2.短视频多元化构建“城市名片”
位于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既有秀丽风景和众多人文古迹,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重点城市——重庆,通过视频平台,也出现了多处抖音网红打卡、游客必点的城市新地标。
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建构与传播两个维度,从建构来看,首先数字平台的低语境叙事方式决定了其传达出来的城市图景是一种市民化、日常性的文化,将城市生活用通俗易懂、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次数字平台中对人的关注使其成为情感纽带,不仅可以展示城市中居民的社会关系,而且对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产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短视频并非显性的艺术品,而是具有一定审美和艺术特点地展现实际生活的产品,这股热潮可以激发公众个人化的创作热情、审美表现,给不同想法、不同角度的个体提供相互聆听和讨论的契机。抖音在打开视野的同时,将生活场景中可以实现的愿望符号化表达,将高深知识见缝插针地融入用户社交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稳定、社会安抚、社会凝聚的作用。
3.短视频让城市传播“可视化”
对大众而言,对城市的直观感知往往来源于城市文化、形态、历史风物等更感性的思想认知。短视频平台中城市传播实际上实现了传播效果的量化,让城市传播效果变得“可视”。
《城市形象指数及其测试报告》提出,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化平台,给诸多城市带来了新的文化增长点的同时,也综合呈现着城市多维度的城市形象构建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区分度和预测力。让城市在自身的历史维度和横向同类城市的比较中,以更科学可视的方式,理解城市形象要素、明晰城市传播要点、关切城市治理要务,持续为城市的建设和传播思路,提供全新的逻辑起点和策略建议。
四、结语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单波认为,“短视频的走红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需求体现,它让个体被世界看见,既增进个体自我呈现,又提升不同个体间的交流链接,是社会表达权利的进步。短视频的交互解构了陌生人社会和水泥建筑森林,让社会生活交往得以丰富化、广泛化,愉悦化。”
由流媒体所建构起来的公共文化生存与交往空间是一个亟待复兴公共理性与责任意识的领域。青年是接受和使用流媒体最为广泛、深入的群体, 网络对传统媒体具有时间性的替代作用, 建立在交互主体性基础上的传播模式更容易被青年接受和认同。就流媒体对于青年群体的影响而言, 有必要基于流媒体公共文化空间的辩证本质。流媒体深刻改变着青年一代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催生出新型文化,塑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青年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迎迎.城市空间场域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9(02):34-39+33.
[2] 漆雪薇.基于青年群体生活形态的微型住宅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1):213+116.
[3] 户晓坤.流媒体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与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J].思想理论教,2017(08):80-84.
[4] 张梦洁,基于 POI 数据的武汉市多类型商业中心识别与集聚特征分析[J].南方建筑,2019(02):2255,07.
作者简介:刘承楷(1998.05- ),男,安徽六安人,学生,本科在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王报莲(1997.10- ),女,山东日照人,本科在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阮航(1994.06- ),男,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