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当前各高校基本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严重妨碍了其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就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提出了一些对策:1.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责任意识;2.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重视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1989年1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中,将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称为创业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理念是在1998年12月24日公布《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对于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和实施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下各个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但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其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系统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系统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意识模糊,没有形成共识。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存在过窄或过宽的现象。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关键要教大学生如何开公司、办企业,因此大力宣传几个创新创业成功的典型,并以此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果,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忽略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变革。有的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补充,鼓励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选择创业,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盲目创业,如开网店或者销售一些小商品等,但低门槛的创业由于竞争激烈容易失败。有的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锦上添花,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影响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劃和教学内容,学生要专心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还有些高校领导主体意识模糊,认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高深的理论知识,而创新创业教育以应用型知识为主,缺少理论与学科的支撑,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由高校承担。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
日常教学中,开设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很少,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将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实践类的课程很少,教学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教学环节。部分高校在教学中增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是缺少相应的基础性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空谈理论,使教学的效果不佳。目前还没有全省统一的指导性教学大纲,都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造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方案。因此,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化的建设,各高校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去,营造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氛围,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不高(师资方面入手)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不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师资队伍匮乏,教师经验不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发展时间短就造成专业人才少,能担任教师的高级人才就更少了。因此,师资队伍匮乏,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形成层次明显、梯队清晰的教学科研队伍,是各个高校都面临的问题。目前的形势下,大部分的高校都是以专业教师为主题,兼课教师为辅。还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辅导员、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形势与政策教师为创新创业的教学主体,虽然他们绝大部分研究生、博士毕业,拥有丰富专业知识,但他们大部分是从毕业就一直在高校工作,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没有参加实际创新创业锻炼,而通过短期的相关培训无法弥补这些不足。实践经验的匮乏就造成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空谈理论,在实践环节“黔驴技穷”。所以,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都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能完成其最终目标。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要置于素质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大视野下,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的全学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思想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新创业课程本身所能承载的,应融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整个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课程设置上应有整体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在课程的定位、课时、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应明确,以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广覆盖。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实现“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目标。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应以启蒙教育和职业生涯与规划教育为主要重要内容,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创业个性和创业精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突出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既要促使他们成为适应创业环境的“通才”,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又要加深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具有“专才”的本领。
(二)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加强实习实践的锻炼机会,加强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创业园、创新创业见习基地等实践场所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搭建科研基地、實习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聘请校内外学术专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和热心于创新教育的成功企业家为导师,创造有利条件让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先进科学研究、企业创建、企业管理组织等实践过程中。努力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使他们能真正学到实用的创业知识,树立创新创业自信心,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以自由的“人”为教育目标,引导大学生自主吸取科技前沿知识,及时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相融合,产生新的创意产品。在理论教学中,增强理论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建学生“敢于思考”“质疑权威”的良好课堂氛围,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注入新成果、新问题,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做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课堂或举办几场学术讲座、几个短期培训上,要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推进实施体验式、实操式教学,强化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切实做好创业实践基地、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建设,创建名副其实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让学生提前走进社会,接受锻炼,然后在回到学校,通过学习弥补实践中的不足,达到培育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这才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必须要走的路。
(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环境
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师资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如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反映在教育工作的效果上。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心理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众多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它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的实践机会,组织他们深入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从而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经验。(2)吸引社会力量,聘请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成功企业家、创业投资者和本校创业成功者,充实到教育工作中来,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月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分析与行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02):62-65.
[2] 刘举,常显波.地方性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142-143.
[3] 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04):55-57.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项目编号:2017XG18。
作者简介:王焕(1986.03- ),男,安徽宿松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