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探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19-12-04 阅读数:508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因为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内存在非健康政治文化、制度机制缺失、用人导向存在偏差。为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完善党内制度体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等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可以说,政治生态关系党的形象,决定人心向背,正如总书记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所以,为了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毫不动摇的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一、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所以,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根”和“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却像交易市场的股票一样飘忽不定。具体表现为: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表示怀疑,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不可能实现,从而丧失奋斗动力。二是理想信念偏失。笃信所谓的“大师”、鬼神,每当做重大决策时,不是依靠群众智慧,而是求助于“大师”。三是理想信念迷茫。看不清中国发展的前途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缺乏自信。

(二)部分党员干部对党不忠诚

对党忠诚是党组织对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合格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但是,当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党不忠诚。具体表现为:一是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人前高喊理想主义、暗地大搞个人主义,表面假装关心群众疾苦、背后损害群众利益。二是巡视整改不落实。巡视整改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不仅检验一个地区、部门对中央要求落实的效果,而且也是该地区、部门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体现,但是有些地方却不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或是搞变通、打折扣、谈价钱。三是搞非组织活动。一些党员干部把主政之地视为自己的“独立王国”,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大搞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小圈子、小团体,对圈子里的人不按程序违规提拔,对圈子外的人无情打击恶意贬低。四是一团和气,热衷于当老好人。一些党员干部怕得罪人,只求当“老好人”,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对损害党的形象的言行不敢做坚决的斗争。

(三)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查处了一批党内存在的害群之马,这些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基本上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纪律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守政治纪律。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没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渠道公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歪曲党史、国史、军史,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对抗组织审查,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二是不守组织纪律。违反民主集中制,违规组织、参加“三会”,拉票贿选,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官要官、突击提拔,弄虚作假,违规办理出国(境)证件,违规取得外国国籍等。三是不守廉洁纪律。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纵容身边人腐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出入私人会所,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四是不守群众纪律。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五是不守工作纪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规插手司法活动等。六是不守生活纪律。生活奢靡、追求低级趣味,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不重视家风建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

二、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党内非健康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在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中居于核心位置,党内政治文化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政治生态的状态。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党内非健康政治文化的影响。一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中华文化悠久绵长,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因和血液,但这其中也蕴含些微糟粕,如官僚主义思想残余。当前,官僚主义在党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官本位”思想,在“官本位”意识中,权力高于一切,一些党员干部受此思想毒害,一切向上级看,一切向更高级的权力看,对上级阿谀奉承,对下级独断专行,对名利争前恐后,对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颐指气使。除此之外,还有人情社会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等封建遗毒的影响。二是资产阶级腐朽落后思想。如等价交换思想滋生了党内拜金主义,“经济人假设”助推了党内利己主义倾向,再加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交织感染,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不知不觉已发生病变。三是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已成为主战场,而意识形态则是软实力竞争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在西方强有力话语权的鼓噪下,一些党员干部被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误导,逐步丧失“四个自信”。

(二)制度机制的缺失

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稳定性的特征,因此,在政治生态建设中,党内制度发挥着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应该说,我们目前业已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构筑了一道足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防火墙,但是,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就导致党内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从而给党内政治生态的恶化提供了空间。一是程序性法规制度缺失。当前,实体性党内法规制度相对较多,但程序性规范不足,其结果是导致一些制度因缺乏必要的程序框架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党内法规不尽科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不仅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而且直接启动多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修改,这对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还有一些党内法规不太科学,如有的規章制度还停留在以前的思维模式中,与现实需要吻合度不高。三是权利崇拜消解制度的权威。我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极易造成少数人拥有绝对权力,进而扭曲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权力观。一些人在做决策时,当个人意志和党内法规的要求相冲突时,倾向于满足个人意志,由于对绝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制度的权威往往荡然无存。

(三)用人导向存在偏差

当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地选人用人机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之处。一是重形式、轻内容。一些地方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过于强调考试,这就让会考试、能演讲但未必真正会推动工作的同志频频提升,而那些踏实干事的同志则多年原地不动。二是“突击提拔”、“带病提拔”、“近亲繁殖”。“突击提拔”一般发生在领导交接期,“带病提拔”一般是团团伙伙的产物、“近亲繁殖”则极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所有这些都违背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而是任人唯亲、任人唯圈。三是过于偏重GDP型领导干部。一些地方在考察、提拔干部时,首要考虑的拉动GDP增长的能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但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而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三、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政治文化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坚持破立并举,一方面要破除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腐朽落后思想的迷雾,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凝聚民心、长期执政,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因此,净化政治生态,必须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基。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璀璨历史,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加以传承。儒家的“和合”、“仁爱”“中庸”强调事物的和谐共生、兼容并存;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平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墨家的“兼爱”、“非攻”、“互利”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这些宝贵的思想,几千年来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起着源头性的作用。革命文化最具共产党自身的特质,典型代表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继承发扬。

(二)完善党内制度体系

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作用,通过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推动制度创新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牢不可破的坚强堡垒。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统筹推进各位阶党内法规、各领域党内法规、各层面党内法规、各环节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做到定位准确、操作性强、措施管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与国家法律制度的有机衔接和有效协调,既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又要制约权力、规范权力、监督权力。制度的有效性在于执行,如果挂在墙上,最终会形成“破窗效应”,因此,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为确保制度执行,必须建立问责机制,通过对那些不认真执行制度的执行者启动问责机制,倒逼制度执行。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党内政治生态的发展也呈加速状态,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制度短板难题。

(三)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如何选拔人、选拔什么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选人标准直接决定政治生态的健康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实际是明确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在实踐中,必须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必须坚持公开选拔,要综合运用全媒体广泛宣传党的干部政策、岗位空缺情况、任职资格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必须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克服山头主义、圈子文化、江湖气息,杜绝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克服选人唯“GDP”的错误倾向,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泡沫政绩”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2019/06/06.

[2] 代江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作者简介:王东杰(1982- ),河南方城人,硕士研究生,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