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19-12-10 阅读数:524

摘 要:公平是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价值,同时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当中就很好地诠释了社会公平的概念,并成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思想理念。在马克思公平观的指导下,我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于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重要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正在为缩小差距、实现公平而不断努力。因此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社会的公平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性质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也为我国社会公平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是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实践当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社会不公平的根源所在,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的消除社会差距,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马克思也对公平这一概念作了说明,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一)时代性

首先,公平的内容和性质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强调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中认识社会公平这一概念。也就是说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能够决定公平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同时,公平也要具有时代性,必须要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由于经济基础对公平的重要性,因此当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公平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而脱离了经济基础的公平是没有意义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也会导致新的公平的产生。

(二)相对性

其次,公平还具有相对性。公平的相对性特点主要是由于阶级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阶级原因所造成的公平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公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样一来,在统治阶级眼里的公平与非统治阶级眼里的公平是不同的。第二是不同阶级对于公平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某个阶级内部的公平并不能代表全部阶级的公平。第三是对于阶级内的成员由于认知和经历上的不同对于公平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所有人对于公平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客观条件造成公平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上或者地理上的不公平条件,这是无可避免的。第二是社会成员在自身条件上存在着很多差异,这种差异有的来自先天,而有的则来自后天。这些差异也会对社会公平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在阶级社会当中,没有办法在社会内部形成完全的公平。不同阶级、阶级内的不同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因此没有办法达到决定的公平。

(三)社会历史性

最后,公平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公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历史上的公平与现代的公平无法进行比较,这是因为这两种公平的时代背景不同,社会条件也不一样,而公平的社会历史性就体现在公平会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的性质会对公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公平的内涵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比如古希腊当年处于奴隶制社会,当时的公平就是等级主义的公平,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平完全不是一个性质,再比如中世纪兴起的基督教的公平主张的是在上帝面前人的绝对公平,提倡人生而平等。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公平的解读不同,而公平的含义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总的来说,公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没有永恒的公平就像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一样。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是对于社会公平的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要解决性这些问题就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注意公平观的内涵付诸于实践。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价值依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利益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保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论基础。

首先,实现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保證公平性,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不公平的社会会使得人民之间的利益出现冲突,从而使得社会矛盾加剧,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其次,社会公平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员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社会公平的建设当中积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加强社会公平建设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行,才能使共产党在执政的时候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使各个阶层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最后,社会公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内涵就是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能够具有中国的特色。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阶段,这个时期尤其要重视社会公平的建设,这不仅人民的根本需求,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在社会公平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才能更好的展开。

(二)为现代化建设划定了政治底线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随之到达了高速增长的时期。但是很多问题随之出现了,比如贪污腐败、行业垄断等不良现象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而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划定基本的底线,从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可以为防止两极分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虽然在社会发展中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过大的话也会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两级分化的问题。第一,要建立起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资,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第二要通过调整税收、打击非法垄断等方式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整,缩小工资差距。第三是要具有总体性的发展战略,在对高收入进行调整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等都是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第四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控制高收入、增加低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劳动者。

其次,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可以为取缔非法盈利和贪污腐败提供理论依据。非法盈利和贪污腐败现象不仅仅会加大贫富差距,阻碍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还将对社会公平产生不利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指引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要对非法盈利的企业进行依法打击,从而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近年来市场上产生的各种不法行为除了当事人受到利益驱使之外,打击力度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加大对非法盈利人员的惩治力度,加强良好市场秩序的引导。第二对于贪污腐败人员的惩治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目前很多党员干部出现了作风不良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们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因此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还要加大对贪污腐败人们的惩治力度。第三是对于行业垄断现象要进行依法控制,营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有很多的行业收入较高,是平均收入的4倍以上。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行业进行控制很可能会影响公共利益,因此要根据法律对垄断行业进行控制,通过依法监督的方式创造良好的市场体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党和人们共同的理想。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性进行合理的解读,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富裕社会公平新的含义,使社会公平的发展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划定政治底线。除此之外,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时候也要充分认识到公平观的时代性、相对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我国的改革深化和共同富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小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经济公正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 江胜珍.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中南大学,2014.

[3]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 万玉.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导下的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5.

[5] 李昊霖.马克思主义公平觀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作者简介:梁怡(1987.03- ),女,河南漯河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政治。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