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析


发布时间:2019-12-16 阅读数:437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手段。三峡大学开展的“工地党校”活动,从教学主题、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工地党校”中汲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对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三峡大学开展的“工地党校”活动中,在探索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的路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因子,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以及主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提升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思政理论课的主要指导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实践,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比较全面。因此,要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把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式之一。上海市教委曾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的时间越长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可程度越高,说明社会工作的经历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阅历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实践教学通过让学生接触生产劳动的现场、接触社会,用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变成自己主动的消化和思考,提升自我的政治素养。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指出的让人类的发展朝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才指明的方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是指人在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齐头并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主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的理论知识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的发挥自我优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对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求知、求真精神。它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积极主动性。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在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增加与他人交往和社会接触,接触就会产生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影响,在影响的过程中加上教师的引导从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目前很多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不断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总结了相应的有效教学经验。但是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将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但是目前仍有存在着学校或者老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情况。首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教学理念中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重视。其次,高校在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中没有紧跟时代,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活动很难在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中顺利开展下去。

(二)教学形式有限

一般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班级讨论、模拟讲课、辩论竞赛的方式,学习讨论的对象往往局限于专业和班级内部。但在其他一些如社会调查、志愿活动等大学生日常组织参与的户外活动中,许多学校又存在走走过场的成分。高校在对实践教学理解认识上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倾向于把一种形式归结为实践教学的全部。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實践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学校和教师统一组织与安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失去了自主选择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机会。甚至有的时候由于受到经费、时间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开展活动,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因此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没有紧跟时代步伐,也没有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具一格的时代特色,没有融入大学生兴趣爱好和现实需要,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不够,实践教学活动的活跃性不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育方法,并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自身所包含的内容、方法、模式的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完善。此外,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一定要掌握和运用能够反映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转变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学习和运用。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创新——以“工地党校”活动为例

(一)课堂主体多样化

目前践教学主要包括班级讨论、模拟讲课、辩论竞赛的方式,围绕师生为主体展开学习讨论的对象往往局限于专业和班级内部。三峡大学工地党校活动主体不仅包括校内师生,同时还有校外企业中的农民和工人。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下,思政课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亲和力。学生不仅可以和老师探讨专业问题,同时还能够和农民工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帮助农民工解疑答惑,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课堂获得感也不断提升。同时农民工通过讲述自身抗洪抢险的事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获了知识以外的感动和价值引领。活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不仅让实践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融洽,让思政课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堂内容充实化

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较多还是选择灌输纯理论知识给学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进行教字,导致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工地党校活动, 在实践课堂上呈现的内容较为广泛和充实。学校老师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与思政课教学联系起,采用理论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方式,就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关心的切身问题,开展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主题讲座,让大家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提高了教学的时代感和时效性,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从而促进了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素质发展。同时活动还十分注重实践育人,老师讲完课后,企业的工人们会带领学校师生共同参观工地现場进行观摩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新型墙体材料的神奇、看到了正在修建的便民惠民的景观设计,还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长江环境出了一份力,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掌握了理论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了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形式丰富化

工地党校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承担了协调和指导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策划安排,引导大家自主探索创新。活动通过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同读一本书等形式,将知识性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联系,不断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既民主严肃,又不乏活泼热情的氛围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好的承担起学生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工地党校”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专题,老师在结束后给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大家不断进步。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雪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86.

[2] 郭婉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2):80-83.

[3] 雷儒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 焦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5] 吕聪玲,于玲玲.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7):15-16.

[6] 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J].韶关学院学报,2019(02):60-63.

[7] 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2):68-70.

作者简介:余晓月(1994- ),女,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