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吕行 陆阳 穆海婷
摘 要: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了亲群体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异同,认为亲群体行为更多的强调指向内部群体成员的帮助关怀。这种只针对内部成员的帮助行为,特别会在极端行为中展现一种损外群体利内群体的特质。因此对极端亲群体行为这一概念进行延展细分,有助于未来更好的研究极端群体事件的动因和演变路径,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关键词:极端亲群体行为;亲社会行为;外群体贬损;群体性行为
一、亲群体行为的概念界定
目前以亲群体行为为主要关注点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极端亲群体行为切入来讨论亲群体行为。研究者将极端亲群体行为(extreme pro-group behavior)定义为一种“愿意为自己所在群体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行为(Swann,2009)。根据以上定义,在这里我们将亲群体行为定义为“群体成员所做的一切有利于自己群体的行为”。也就是说亲群体行为有两个关键要素:(1)行为指向自己所在的群体及成员(2)行为是有利于群体的。
二、亲群体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異同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任何以对他人有益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本质上亲群体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但是两者在定义上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异,那就是亲群体行为指向的是内群体,是内群体而不是外群体获得利益。而亲社会行为并没有强调助人行为是否有明显的群体性差异指向,也并不强调对内部群体的帮助是否会损害外群体的利益。Sherif(1966)在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中提到的,在共同利益或者零和博弈面前,内群体成员的行为必然会损害外群体的利益。
三、极端亲群体行为的概念延展
极端亲群体行为是指那些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帮助群体的行为(Swann etal,2010)。所谓“极端”,是相对温和而言的。相比于为自己所在群体捐钱捐物,或者参加公益活动等“温和”的亲群体行为来说。极端亲群体行为主要由极端亲群体行为量表(Swann etal,2009)来进行测量。量表中前面五个题目涉及到当有外群体威胁到内群体成员的利益时,个体所做出的亲群体行为。而后面两个题目并没有涉及到明显的外群体威胁内群体时,更类似于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体对内群体成员的帮助。
在有关为内群体奉献乃至牺牲自己生命的研究中,研究者常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这种行为的倾向性,分别是极端亲群体行为量表和电车困境(trolley dilemma)情景。但是在极端亲群体行为研究中,这一困境被改编成自己是否愿意去挽救电车轨道上的人而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场景(Swann etal,2014)。但是,研究者并未将电车困境中为群体牺牲背后所代表的意涵和极端亲群体量表中测量的“为群体战或者死”背后所代表的意涵进行区分,很显然,电车困境中的牺牲性命,和极端亲群体行为中主要强调的为群体“战或者死”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电车困境中所面临的困境类似天灾的自不同威胁情景下极端亲群体行为的差异然环境威胁,属于天灾而不是由于外群体威胁而引起。而极端亲群体量表所测量的“战或者死”的情景是由于外群体的威胁导致的,属于“人祸” (Riek, 2006)。因此,虽然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没有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情景进行讨论和区分。但是就以上的分析脉络,显然这中间仍然有许多待商讨的空间。
显然极端亲群体行为量表中设计的情景不能详尽描述现有所有的极端亲群体行为。如果是这样,当时发起二战的日本和德国,他们号称自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群体而攻击外群体,而事实上他们的群体当时并没有受到外群体的威胁,这显然不能视为内群体收到了真正的威胁而做出自保反击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极端亲群体行为可以重新细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面对自然环境威胁时所作出的亲群体行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极端亲群体行为。第二个维度是面对外群体直接的威胁时所作出的亲群体行为,我们在这里称其为“保护性极端亲群体行为”。第三个维度是没有外群体直接威胁时,主动攻击外群体以利内群体的亲群体行为,我们将其定义为“主动攻击的极端亲群体行为”。不难看出,出现自然环境等威胁时内群体成员对内群体的牺牲行为牺牲更多的是一种内群体偏爱行为。因为在此种情景中,并未有外群体的出现。而后两种极端亲群体行为,则属于由于内群体偏爱所导致的对外群体的贬损,且这两种行为属于不同情景类型的外群体贬损。第二种是受到外群体威胁而奋起保护本群体利益,是一种被动防御性的亲群体行为。而第三种则是为了自己群体利益去主动攻击外群体利益,是一种主动的进攻性亲群体行为。在Swann(2009)开发的量表中,题目仅包含前两者,所以应该也将第三种行为模式容纳进来。
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建立在内群体偏爱 (ingroup bias,Brewer,1979)和外群体贬损(outgroup derogation,Brewer,1999)这两个理论构想上的。内群体偏见研究最早是因为研究者发现人们有对内群体更多积极评价,更偏袒内群体成员的现。随着群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发现与内群体偏爱伴随在一起的还有一种现象,即外群体贬损。研究者普遍认为内群体偏爱是一个更为基础的现象。无论有没有外群体的竞争,人们对于内群体都会有更多积极评价。而外群体贬损则是建立在内群体偏爱之上,是人们因为内群体偏爱所导致,进而产生了对外群体不公的现象。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讨论了亲群体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并试图将极端亲群体行为的概念进行延展细分。并希望以此编制出维度更全面的量表来呈现这一概念。不同类型的极端亲群体行为会在不同的情景和动机下有差异的呈现,对此研究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群体性事件等极端行为的成因,以及对相关社会事件的发展路径做出一定程度的科学预测,促进社会平稳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Aronson, E., Wilosn, T. D., Akert, R. M. Social Psychology.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4.
[2] Brewer,M..B.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9,86(02),307.
[3] Riek, B. M., Mania, E. W., & Gaertner, S. L. Intergroup threat and outgroup attitud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6,10(04),336-353.
[4] Sherif M.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96.
[5] Swann Jr,W.B.,Gómez, ?., Seyle, D. C., Morales, J., & Huici, C. Identity fusion: theinterplay of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in extreme group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2009,96(5), 995.
[6] Swann Jr, W. B., Gómez, A., Huici, C., Morales, J., & Hixon, J. G. Identity fusion andself-sacrifice: Arousal as a catalyst of pro-group fighting, dying, and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99(05),824.
[7] Swann Jr, W. B., Gómez, ?., Buhrmester, M. D., López-Rodríguez, L., Jiménez, J., & Vázquez, A. Contemplating the ultimate sacrifice: Identity fusion channels pro-group affect, cognition,and moral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4,106(05),713.
作者簡介:吕行(1988.02- ),女,湖北潜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学;陆阳(1995.11- ),女,江苏泰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穆海婷(1995.02- ),女,山东莱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