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语篇分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语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13 阅读数:773

摘 要:孟某是某公司(中国通讯公司巨头)的首席财政官,2018年11月被加拿大政府以涉嫌“欺诈”逮捕,这一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它的走向会对金融,政治和外交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一事件的研究有其意义且十分必要。研究从及物性(transitivity)角度对《华盛顿邮报》以及《中国日报》两大新闻机构就逮捕孟某这一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ideology)。研究发现在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中,两个报道在句法结构的不同展示了隐藏在话语背后不同的意识形态。证明了语言重现意识形态,以及新闻语篇通过利用语言来传达意识形态。

关键词:新闻语篇分析;及物性;物质过程;言语过程;意识形态;逮捕孟某

批判性语篇分析(CDA)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者多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尽管采用的理论不同,批判性语篇分析旨在探索隐含在语言内的意识形态。

孟某是华为(中国通讯科技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因被指控欺诈,在温哥华机场被加拿大政府逮捕。文章将概括的理论框架运用这一具体案例中,采用及物性系统来分析《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就此事的报道。两个报刊选取同一事件进行报道,却采取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和描写方式,体现了新闻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以该事件为例,读者会发现语言的使用与政治立场相关,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之间的关系对孟某逮捕一案和新闻报道的语言使用都产生了影响。

本研究主要就句法角度进行新闻语篇的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进行分析以探究:(1)两篇报道中是否存在句法结构的不同?(2)在语言背后是否隐含意识形态?

一、文獻综述

批判性语篇分析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研究者多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Fowler等(1979)首次提出了批判语言学。许多学者采用及物性为方法来研究批判性话语分。以Halliday为代表,他指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

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的众多学者在批判性语篇分析的运用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功能语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使用。胡壮麟(2008)介绍了有关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辛斌(2005)分析了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着重关注新闻报道,对批判性语篇分析在新闻报道运用起了示范作用。许多学者用及物性对媒体报道进行分析。比如顾韵(2006)运用及物性分析CNN的一篇报道的特性,通过对物质过程和语态动词的分析,揭露了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将运用及物性分析两篇有关孟某逮捕事件的报道。由于该事件于近期发生,目前对其研究的材料较少。本此分析不仅是运用及物性来揭露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而且帮助读者客观看待该事件。

二、研究方法

本篇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华盛顿邮报》以及《中国日报》的两篇报道,约300字。由于两篇报道篇幅较短,分析数据采用逐句观察,人为计数的方法来统计所有过程。通过有关词汇特别是动词的寻找,如arrest, say, maintain等,对每个句子进行分类和概括。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作者对每篇报道进行了三次筛查。

上表展示了报道中出现的四个过程的数量及其占比。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占比较大,这反应新闻报道主要关注于“谁(人或物品)对 谁(人或物)做了什么?” 尽管两篇报道主要都集中于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但二者的句法结构以及描述方式却不同。下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就是简单的”做某事“的过程” (Simpson,2005,p.95)。物质过程是对现实的描述,能够客观地反应事实。两篇报道都用了物质过程来描述“逮捕孟某”这一事实,但二者句法结构不同。下面是结构的分解:

《华盛顿邮报》中的句子大多是行动过程,关于逮捕孟某的描述性句子共有三句:“She was arrested in Canada”,“Meng Wanzhou was arrested in Vancouver on Dec.1”,and “Meng was arrested when she was transferring flights in Canada”.上述句子都是及物性的行动过程,并且都缺少动作的发出者,而动作的发出者正是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人。动作发出者的缺失具有隐含意为。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上所有的句子中只有一个参与者(participant),就是句子的主语。“在现代英语中,及物性最普遍的模式以因果关系为基础” (Halliday,1971,p76)。因此,上述句子中的及物性结构可以被概括为没有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整个过程不是由外界因素而造成的。这与孟某的逮捕是是由加拿大政府执行的这一事实不符。这种频繁使用及物从句而删除动作实施者的特点反应了对应负责任的逃避。

《华盛顿邮报》将行动过程置于介词短语内,而《中国日报》并无这一特点。介词短语在描述孟被逮捕这一事件中被频繁使用以减少责任。上述句子使用介词短语来提供细节,比如时间,地点等。这样,动作的发出者被刻意淡化。新闻编辑者本可以直接指出动作实施者,将句子写成“The Canada government arrested Meng”。而介词词组“in Canada” 提供的仅仅是细节和情景,而没有揭露动作的实施者。

通过对比,《中国日报》则将动作的发出者放在句首这一明显位置,将读者的注意力放在动作的实施者身上,表明是加拿大政府做的,应对其行为负责。

华盛顿邮报作为美国的主要日报之一,从美国的视角进行报道。华盛顿邮报报道句法的选择旨在回避美国这一动作发出者应负的责任,以及掩盖其利益。相比较而言,中国日报则从中国的角度进行报道。由于孟某是中国公民以及其特殊的身份,中国政府尽力保护其个人权利。中国日报将动作的发出者,以及其参与者(加拿大和美国)放在句子首位,来强调两国应对其行为负责。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两篇报道都报道了相应“事实”,但各自具有倾斜性,其倾斜性与政治立场以及角度有关。

(二)言语过程

两篇报道都使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结合,然而《华盛顿邮报》在引用直接引语前通过个别词汇的添加,改变了整个句子的语调。

言语过程就是“说话的过程”(Simpson,2005, p.97)。新闻报道的特征之一就是引用官方话语。在引用话语时有两大种类即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篇报道都引用了直接引语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China has lodged a protes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urging them “to immediately correct the wrongdoing,” the spokesman said (The Washington Post).

4.The embassy said in ......it said, “The Chinese side has made solemn representation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demanding that they immediately correct the wrongdoing......” (China Daily).

例3与例4分别来自于不同的新闻报道,但引用了同一句话。相同的材料被引用的方式有所差异。《华盛顿邮报》在直接引语前额外添“urge” 一词。根据朗文字典的解释, “urge” 包含有强烈的语气,通常使用于“某人由于外部压力或影响下,不得不去做某事”这一情境下。通过添加“urge”一词,新闻编辑者暗示中国政府向加拿大政府“强迫”及“施压”,改变了原来句子的语调。相比较,《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引用加拿大官方的却使用更为客观的自由直接引语。比如,“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of Chinas Huawei......,Canadian official said Wednesday” (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在对两国官方话语的引用方面有所倾斜,引用中国官方话语时,多采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结合,尽管采用直接引语,也在其前添加了个别词汇。而《中国日报》的报道则多采用直接引语,通过引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以及引用美联社报道中的话语体现了客观性。

通過比较两种引语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编辑者对两个国家不同的态度。《华盛顿邮报》报道中话语引用的倾斜,反应了编辑者的倾向,加拿大是美国的盟友,编辑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加拿大。政治立场与观点也影响了言语过程,隐藏在所谓的“客观公正”背后。

四、结语

本研究以孟某事件为例证明了媒体语篇不能被视为中立,因为新闻语篇中暗含了意识形态及不同的视角。通过比较在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中句法结构的不同,作者分析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

通过物质过程的分析,作者发现通过删除动作实施者可以隐藏或躲避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转移读者注意力。报道可以引用官方话语来确保真实性和权威性。然而,对话语过程中句法结构的不同可以传达编辑者的态度及想法。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语篇中作用不同。句法结构与引用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编辑者的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使读者意识到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并且知道媒体语篇并不是绝对中立和客观的。建立起这种意识后,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语言表象迷惑而探求真实。

参考文献

[1] David,M and Andrea, M. How to D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 L.A,London, New Delhi,Singapore and Washington DC:SAGE.

[2] Fowler, R. Language and control[M].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1979).

[3] Halliday,M.A.K.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 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M](1971).

[4]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 Simpson, P.Language, Ideology and Point of View[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6] 顾韵.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看CNN新闻语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01):119-121.

[7]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02):92-97.

[8] 王宇戈, 孙鑫.《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就脱欧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J]. 语言教育,2017(02):16-21.

[9]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21(04):44-47.

作者简介:许佳晖(19980.10- ),女,陕西宝鸡人,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本科三年级,研究法向:语言学。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