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许多重要会议的讲话中,都将中华优秀文化与当今世界形势密切的融合到一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土壤,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与当代价值,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新时代下,我们的外交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了“亚洲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等外交理念,这些外交理念无不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土壤。
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制度,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中国古代就称之为“道”。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实际上阐释的正是中国梦的“中国性”和“世界性”。放眼全球视野,中国梦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与其他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习近平还提到,中国有中国梦,法国有法国梦。中国梦是法国梦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梦的机遇。习近平特别重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利共赢。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义、讲道义。坚持“计利当计天下利”,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在处理周边外交工作中坚持“亲、诚、惠、荣”,坚持“真、实、亲、诚”的中非关系,倡导建设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华民族历来是崇尚道义的民族,坚持“既以为人,己俞有;既以与人,己俞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别人发展,并且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无不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与胸怀。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因子。在外交方面更是继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所处的,既是同舟共济的时代,也是个性彰显的时代,既是机遇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是挑战前所未有的时代。“求同存异”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中提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对这一方针精神的发扬。做人如此,治国亦如此,国际交往中更是如此。“和而不同”,是中国人处理关系的基本态度:和睦,但不求一致。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曾经引用这样一句话“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强调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开阔的胸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大势,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厘清主次,在中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中体现担当,形成目标明确、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主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了政治安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态优美等方面。政治安全是前提,经济发展是关键,文化繁荣和生态优美是保障,这几个方面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也反应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广泛的范围上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程度加深,人类越来越突破地域、民族、膚色、信仰等的界限,进入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时代。纵观当今世界,多极趋势越发显现,新型国家势不可挡。而当今世界无论是恐怖袭击、环境问题、粮食短缺等问题不是哪个国家就能解决的,而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静止孤立,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认识到事物内在联系,学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其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坚持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使我们抓住了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认识到尽管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充斥其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动力和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论提供了理论借鉴
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习近平曾经说过:“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能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我们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就和非洲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的新纪元。在建国初,中国在自身经济实力尚且薄弱的时候,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免费资助非洲国家建设,而非洲兄弟并没忘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在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继承传统,提出中非关系坚持“真实亲诚”。
习近平的这一外交战略举措是对毛泽东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这一判断同样是对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保护主义抬头。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完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出席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解决方案。习近平这些举措既坚持韬光养晦又有所作为,是对邓小平外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论进行融合借鉴与发展,是历史与经验的总结,既包含对过去外交理论的继承,又有结合新时代新情况的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結晶,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中国越来越主动地参与世界中去,越来越积极地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而在这个时代,中国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同时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不忘让其他国家也得到发展。“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欢迎世界上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让这一理念的提出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全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中国方案”。新时代下,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参考文献
[1] 吕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03):1-8.
[2] 阎德学.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构建[J].东北亚论坛,2019,28(01):3-20,127.
[3] 陈向阳.世界大变局与中国的应对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8(11):1-6,48,67.
[4] 陈须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国际影响[J].国际观察,2018(06):14-27.
[5] 邢丽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J].东北亚论坛,2018,27(06):3-18,125.
[6] 宋效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05):15-23.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翟汝其(1993.01-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