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办法去解决中国实际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原理在中国落地,满足中国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的最具创造性的核心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改革的规律,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并且在改革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当代建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经历实践检验后被归纳、梳理、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建议并落实用适应中国发展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基于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借鉴这种范式开阔学术视野,并运用这个范式工具性的研究方法来建构理论主体,从而推进理论创新实践机制的构建,将这一新的科学理论直接运用到实践中,解答现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是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而形成的逻辑,而理论逻辑则是留在人们思想中的历史逻辑对现实历史的具体表现其抽象化、理论化,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都是历史进程中必然存在的客观逻辑。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因为其规律性、客观性而它的思想理论也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的行动指南。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坚持其精髓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的严谨理论以简洁化的形式转化为大众都能接受的通俗易懂的形式,使群众可以自觉地认识马克思理论并且强有力的实践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将马克思理论转化为大众意识。
(一)历史逻辑的发展历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热血青年主动接受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一些先进分子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审视当时的中国现状,在这一思想的启蒙下开始了国内的解放运动如:维新变法运动和早期的新文化运动。这为在国内开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运用创造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国内大众开阔了眼界,思维模式也在逐渐的转变,关键的是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魏源的《海国图志》,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开辟了新的时代风气。早期的国共领导人也大部分有留学经历,他们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带进国内,从而影响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在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的论著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也有具体的理论研究,这在客观上也不同程度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民众中的传播,有效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范围的影响力。早期的中共领导人李大钊是国内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在他的倡导与影响下,一些先进分子逐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并开启了中国革命建设,这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开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维构建,对中国革命产生极大影响,“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中国革命的融合,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这个时期一些先进分子也逐步的认识到工人阶段的强大力量,并深入到广大的工人群体当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吸引了众多进步青年,使工人阶级在這种特殊时期发挥了他们的历史作用。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变迁逻辑
建国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模式得到了战略性拓展,并以此模式作为指导党和人民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面临的难题的最佳方式。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发扬光大,才能有效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与日俱进的科学理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建设取得的成功,这种创新模式已经成熟,其主导力、领导力与影响力日趋增强,而且逐渐形成了科学范式。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成功的推进了“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范式,而这一范式的影响力不断的扩散,逐渐演变成世界范围人们解决危机的一种模式。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性,重新审视和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和研究中国革命建设模式。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的路径
(一)要素性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当代建构
要素性建构是对实践和理论创新实施要素性的论析,并提炼理论创新的详细历史经验,总结和界定理论创新的实现构成要素,根据实现理论创新的具体步骤建构相应的要素范式。人类作为理论创新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中,人类是主导这个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人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主体,人类的社会变革推动着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同时,用科学的方法去界定理论创新主体的类型,并用科学的视角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的理论创新主体其自身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对于不同类型的主体在融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建设和培养好不同阶层的理论创新人才梯队。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理论创新的主体,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对中国建设在各个时期出现的不同矛盾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在尊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主体不同的理论诉求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实现理论创新成果的共享。只有最大化调动各个阶层理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切实地促进主体得到全面发展。在当代理论创新过程中,党始终是领导核心主体,而大众群体作为首创主体的地位尤为凸显,在历次党代会上人民群众都获得了极高的赞扬,并明确将其提升到理论创新主体位置。在毛泽东理论著作中明确指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再次说明了“首创”主体(人民群众)是一切理论创新的源泉,大众的理论诉求,不仅是推动理论创新根本动力的体现,也是促进理论创新的核心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己经成为二十世纪近代现代学术的主导,引领中国向繁荣的主流思想推进,并促使理论创新整体性发展。
(二)整体性建构的思路
从广义上讲,整体性建构是规范理论创新主体行为与调控理论创新环节结果的一种模式,也是培育“首创”主体思维价值观念的模式,由此路径构建的理论创新模式,不仅独立对各个类型的主体客体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产生影响,并且在这种影响的作用下,对理论创新的具体实践活动实施宏观调控。依据一定的结构逻辑,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发展规律,在立足于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实践创新,实施整体性建构。从狭义上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模式是置顶模式,顶层设计模式是理论创新指导具体实践的集中体现,完善并不断创新理论也是构建顶层设计模式的根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积极发挥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根据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理论。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滞后的社会建设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着力探寻马克思主义有关生态建设的科学理论使其实现中国化,由此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对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模式还需要创建评价机制,自我评价是创建评价机制的基础途径,而党的一贯工作作风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从反思和完善中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侯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及历史逻辑[J].法制与社会,2019(12):227-228.
[2] 杨敏.早期马克思主義社会学中国化:焦点议题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的一种再认识[J].人文杂志,2019(04):10-21.
[3] 刘萍,刘晓瑞,张晓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演进轨迹及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38-39.
[4] 张涛.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及其当代启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06):722-729.
[5] 房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向选择——基于消解生态危机视角[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1(06):109-112.
[6] 贺晓星.论教育社会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S.鲍尔斯和H.吉丁斯的对应理论及其转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90-97.
[7] 徐阳.持续唱响引导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论的历史演进[J].中国出版,2014(22):74.
作者简介:彭博(1993.09- ),男,河南南阳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党团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