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0 阅读数:493

宋春华 王琪珏

摘 要: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形态变迁,经济体制转轨,国际形势不稳,社会治理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社会治理思想和观点,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下社会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方法和指导思想。在深刻辨析社会治理基本含义的基础之上,在当前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观察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梳理、延伸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体现的社会治理思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思想;社会治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进入新时代以来,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社会的原有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完全建立。各方面利益分配有待协调,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群体矛盾因素增多,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引起局部的社会动荡,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影响了社会治理秩序。文章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寻找有关线索,着重考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有关社会治理方面的相关论述与指导思想,进行相关归纳、总结,希望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轨道上深刻领悟社会治理工作特点、规律和方法。

一、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体现出来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都对社会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治国理念既源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实践发展的经验教训,也源于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提炼和总结。中国传统其中许多先贤的论述和思想都对当今社会治理有着启迪和借鉴意义。习近平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兴趣,积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当前实际相結合,赋予其新的含义,使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的光芒。中国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社会治理理念的重要来源,在习近平提出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创造和谐社会”、“中国梦”以及“以民为本,依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等重要的治国理政理念中,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形成的影响。当提到追求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时,习近平就曾引用中国古代儒家“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的“大同社会”论述,还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社会治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影响

我们党从创立伊始,就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武装的政党,认真学习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作为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其治国理政理论和社会治理思想必然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本质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体现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就是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准确把握客观实际,从社会治理工作的本身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三)家庭的影响

习近平的父母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近平受家教影响很大,从小就受到马克思主义熏陶,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家庭中,又以其父习仲勋同志对其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习仲勋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在工作上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公正无私。习仲勋同志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从小生于农村的他,一生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决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对习近平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在习近平总书记主导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其受父亲思想影响的直接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治理工作。

二、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其中既有其特色创新,又在承袭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以新的内涵,即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一)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和观念。它是中国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是民族复兴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是一个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共同追求。它融合了所有人民对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渴望。具体而言,中国梦的具体核心目标可归纳为两百年。到本世纪中叶,一百多年前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了一个繁荣,强大,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符合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仅满足了社会治理产品在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保证稳定的社会治理环境,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习近平曾说: “最终,中国人的梦想是人民的梦想。必须靠人民来实现,必须继续造福人民。 ”中国梦不仅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强调人人的幸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必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消除非法和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动机。解决各种社会治理问题的内在根源。

(二)依法治国

习近平是中共中央第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总书记,十八大至今,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都体现着一切依照法律办事, 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败,都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这反映了党中央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法治的决心,决心进一步开放法治,更加注重法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整的法治规范体系,有效的法治实施制度,严格的法治监督体制和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化,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某些过去制定的法律、法规也已经难以适应社会治理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以及执法需要。因此需要面对新形势要与时俱进,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征求社会意见,制定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预案和策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建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而艰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任务的基础上的,是习近平治国理论中最重要的任务。1978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0多年,也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潜藏着一系列问题。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突出,两极分化严重,腐败猖獗。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逐步改革的利润越来越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对改革的目标,过程和路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战略思考,努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该指出的是,解放思想是无止境的,改革开放没有尽头,没有办法摆脱停顿,改革开放只有在没有完成时才能实现。

(四)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必须坚持并传承的优秀传统。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党的主要领导人强调了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和场合的重要性。习近平曾说:“为了检验我们所有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最终看看人们是否真的从中受益,以及人们的生活是否真的有所改善。这是维护党对公众和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为了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意见,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诚信正直,进一步树立清洁廉洁的形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启动。这些活动旨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等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内开展。在新时期下,面对复杂的社会治理和艰巨的维稳形势,在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指导下,社会治理部门应该深化践行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50年前浙江省諸暨县枫桥干部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开创了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因此,社会治理部门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把握新规律,在“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五)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为了尽快建立新的立体社会治理体系,必须牢牢把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统治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注重提高在动态和信息化条件下控制社会治理状况的能力,目标是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突出社会治理问题为指导,以制度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指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坚持系统治理,法治,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结合点,线,人,物,时空控制,完善三维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和平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三、研究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是当前时期指导社会治理工作的总方针、总原则、总要求,一切社会治理活动和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制定都应以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为依据,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研究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可以:

(一)加强系统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无不体现着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的理念。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切实贯彻到社会治理实践中,确保不断改进治理方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可以提高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大局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执法工作,提升政府行政水平和公信力。

(二)加强治理立法,使社会治理业务有法可依

当前我国面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社会治理问题复杂多发,社会治理形势严峻。某些社会治理业务法律依据不充分的窘境依然存在,致使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无法可依,腰板不硬,底气不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在社会治理方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形成完备的社会治理法律规范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丰富治理智库,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其提出的许多观点,体现了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全局性和综合性观点,开阔了治理工作的眼界,拓展了思维,给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工作中提供了许多新的启发。坚定不移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与时俱进,保证落实,必将开创社会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迫切需要找寻正确的指导思想以指导其改革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现了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和观念,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事关社会治理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社会治理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下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章在总结前人对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的提炼、理解的基础之上,希望对社会治理工作和社会治理综合治理提供借鉴。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论联合政府,人民出版社,1991:1904-1905.

[3]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2(11).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