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摘 要: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助推了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去探寻符合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内在诉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时代;传播渠道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丰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群众去理解,去掌握并指导其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是早期的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著作、杂志等媒介进行宣传,从而武装学生、工人和农民等群众的头脑,还是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理论联系实际,指导革命和社会的发展,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工作,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也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强调理论武装头脑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展,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但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
一、网络社会杂音干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常推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这些社会思潮鱼目混杂,良莠不齐,既有积极的、进步的,也有反动的、腐朽的。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多样化令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留给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空间占比正在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从不同方面影响人们的思想。一方面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还要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干扰,这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网络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借助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隐蔽性,西方国家常常对我国的民主、人权等问题妄加评议,对主流意识形态展开质疑,甚至传播虚假信息。部分网络社会思潮利用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质疑、批驳的方式来博取眼球或兜售自己的主张,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同时利用青少年政治意识薄弱,易受影响的特点,在网络上宣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年一代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网络社会中充斥的多元思潮,尤其是质疑或意图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及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碎片化网络传播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空间
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日益碎片化,在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带来的快速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注意力分散化和思维浅薄化的危机。尤其是电子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降低,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了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电子工具,再加上目前数据深度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日常所接收到的都是基于自身兴趣而由网页推送的信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们的高压力、快节奏生活尚未真正产生深度融合,人们很少会主动去搜索相关知识或阅读相关文章,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文章被软件推送的机会减少,生活化、娱乐化的推文充斥着网页,严重挤压网络平台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空间。尤其是目前短视频软件的流行和普及,更是挤占了人们正常浏览新闻的时间,这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增加了阻力。
三、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难度
网络新媒体时代,为了迅速吸引人们的关注和流量,“标题党”现象的泛滥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是科学的,严谨的,不会也不能用一些戏谑或者另类的标题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果仅仅依靠群众主动去浏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的推文,效果将大打折扣。既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易理解、易使用,又要保持着科学理论的严谨,这无疑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面对各种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路径。
(一)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品
要适应目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必须创造出与之相对应的作品,方能博得大众的关注,进而传播理论观点,让群众有一定深度的准确把握理论的内容。基于目前的现实情况,仍然有较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科学系统的学习,对其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品,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宣传作品。例如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电影集团联合策划出品动漫《领风者》,于2019年1月28日在哔哩哔哩、优酷等网站播出。该片借鉴史料,用动漫的形式讲述马克思生平经历和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也让党的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动漫的形式,图书、舞台剧、主题歌、表情包、小程序测试题等与《领风者》相关的系列产品也在逐步推出,用年轻人喜爱的形式科普马克思主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十分具有意义的优秀作品的代表之一。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自觉将理论作为个人的行动指南。但现实生活中普通群众是很难主动自发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因此外部灌输仍然是一种有效地传播方法,但被动灌输不同于“填鸭式”灌输,为避免悬空式宣传和灌输,必须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献出来,增加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触机会,才能在无形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大数据分析迅猛发展的今天,个性化信息推送已经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通过后台服务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将客户的浏览喜好进行深度分析,并将与其相关的信息批量推送给用户。依靠这样的现实,我们应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平台的优势,将热点事件、时事政治与哲理思考联系起来,进行相关资源深度融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三)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通信设备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等形式构成的网络自媒体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利用移动终端开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平台,积极拓宽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渠道。
2019年1月1日,由中宣部建设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创新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時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电脑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有效地积分机制使得该平台一经推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通过这样一个权威的、高端的,同时又亲民的、有趣的平台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能够真正春风化雨。
面对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日新月异,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永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一定要用更开放的心态、更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工作所需要的。只有更多的党员群众投入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工作中去,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才能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2007:149.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义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29.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33.
[4] 列宁全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1986.
[5] 卢刚,王永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红旗文稿,2018(19):18-20.
[6] 乔丹丹,王让新.大数据视阙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01):89-96.
[7] 董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8(02):15-21.
[8] 黄渊基,熊敏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9(101):88-90.
[9] 吴海山.改革开放40年来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和经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5):31-34.
[10] 张鸿奇.构建马克思主义日常基础:实现大众化的关键[J].宁夏党校学报,2018,20(01):103-108.
[11] 付春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101-102.
作者简介:陶然欣(1990.06-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助教,郑州财经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