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教育的意义和路径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教育的意义和路径


发布时间:2020-04-14 阅读数:545

罗文双 杨仁华

摘 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整个国家的长远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价值观念的重要引擎,他对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塑造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前教育;实践路径

少年儿童的成长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前儿童的参与,需要将不断传递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炬传递给作为未来主力军的学前儿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他们,使之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才能为新时代建设积蓄优秀的后备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促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深埋于心,外化于行,不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学前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理想、价值导向和价值准则。” “三个倡导”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了全民族的价值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凝练而成的,在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道德建设工作、党的建设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等各个方面显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等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广泛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為导向,从而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范围,增强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

当前,关注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和融入教育过程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让其在学前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在学前儿童的心灵打下深深地烙印,而且能够提高学前儿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能力,从学前儿童阶段到大学生阶段都能关注以理想信念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利于引导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在国家层面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学前儿童阶段还未取得显著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宣传表面化、形式化,空洞化,还存在未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未和实践相结合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前儿童通过新兴媒体来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其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在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使学前儿童在受到网络和社会环境中不良观念和错误的思想的冲击时,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之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人之初开始奠基,学前儿童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最初阶段,学前儿童选择和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发展方向和成长道路。

(三)有利于将红色基因融入学前儿童的生活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以及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实践平台和教育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来以后,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来源上具有统一性;红色基因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定阶级和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这也就决定了红色基因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目的上具有统一性;红色基因传承本身就是德育范畴,红色基因传承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方面,红色基因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具有同一性。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是将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融入儿童生活、深入儿童血液的工作,有利于培育学前儿童的红色基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教育的路径

(一)注重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基础性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庭是孩子出生以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事实也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的效果如何、家风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还在的人生成长。尤其是,儿童还处于潜意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其心智还没成熟,主要是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价值以及言行,父母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家庭和睦,社会就会安定,如果家庭文明,社会也就文明。

因此,家庭教育在引导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父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家门有什么样的风气,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家庭的培育和践行。所以,必须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在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意义。要以建设良好的家风为着眼点,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的意义;从规范父母的言行入手,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风气,为学前儿童在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行为规范提供道德标准,精神尺度,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积极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家庭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紧紧抓住家风这一微观载体,才能对学前儿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发挥学校教育在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引领性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学校教育不仅是学前儿童学习知识、读书认字的场所,更是启迪幼儿心智,塑造儿童价值观念的精神殿堂。学校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前教育也是一样,也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融入到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学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有条件也有责任,开展好幼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发挥学校教育在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引领性作用。

(三)重视社会环境在学前儿童价值观塑造过程的主导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社会价值的核心引领,也是全社会的价值精神殿堂,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观念和行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年儿童价值观的塑造和促进儿童人生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作。

從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具有显著的间接促进作用,而学前儿童因为智力尚未成熟,道德信念的形成还处于准备时期,尚未形成自身的品格特征,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前教育过程中,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前儿童当中的培育和践行。同时,还要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方面下功夫,使学前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总能感觉到社会的正能量,总能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比如: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等等,让幼儿在反复的感染锻炼和不断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从而真正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31.

[2] 李明德.皮亚杰“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新论[J].中国教育科学,2016(04)10-13.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