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和对策分析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和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7 阅读数:518

董玥 谢苑苑

摘 要:文章以克拉克·洪价值取向理论为依据,探讨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和对策。通过查阅文献,从人性取向、活动取向等方面比较梳理中西药发展史,并基于此探究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提出中药国际化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价值取向;美国市场;发展障碍

21 世纪以来跨文化交流日益发展,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随现代医学模式变化,中药研究成为热门,如中草药治疗糖尿病足、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等[1-2]。同时,中药给医学进步带来新贡献,其国际化得到世界关注。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实施“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已成必然选择[3]。对此不少学者从公共外交、战略规划等视角进行探讨[4]。中药国际化发展也引起国外学者关注,认为中药已更多用于西方,但其有效性尚乏依据[5]。具药理活性的草药可能利于临床或有毒,但大多数在用于临床后无明显不良影响[6]。还有人将中医药描述为“伪科学”[7]。由此可知,中药国际化发展仍存障碍。

其中,美国对中药发展的政策尤为严格。中药进军美国始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饮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确定了中草药的合法地位[8]。但发展至今,中医药国际准入还面临一些障碍。可见,中药走向美国仍受制约,两国的文化差异也不容忽视。文章将基于克拉克· 洪的价值取向理论,探究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

一、克拉克· 洪的價值取向理论

(一)价值取向定义

克拉克洪-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取向模式发表于《价值取向的变奏》一书中。价值取向指的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原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作用”。这一模式包括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关系和时间[9]。

(二)价值取向内涵

克拉克· 洪的价值取向中,人性取向有性善论、性恶论及二者兼具;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包含服从、征服和和谐;人类活动取向有做事、存在和成为; 关系取向包括个体主义、等级制和附属性;时间取向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价值取向理论视角下中西药发展差异

(一)性善易疏与性恶多严

儒学较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故多数中国人认同“性善论”,也因此疏于制度管理。这在医药学上表现为凭经验论治的现象和制度管理的不足。美国文化受基督教等影响,强调人性的可变性,因此重视法规、条文。这在医药学上表现出制度化的医疗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如美国FDA认证等。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药从天人一体的角度阐释自然观。它不仅吸收了儒学文化,还融合了《内经》等内容。《神农本草经》阐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五味对应酸、苦、甘、辛、咸,其在五行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由此可知,中医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取药材用于人体治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美国人本主义提倡用意志和理性改造环境,征服自然。在其影响下,西方医学认为所有自然力都应被征服、利用。因此西药以“灭杀”的形式进行治疗,是征服自然的体现。

(三)以静制动与变革创新

中药发展是历代医家不断完善理论的结果,属存在取向。《神农本草经》建立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后陶弘景著 《本草经集注》,刘完素著《本草论》,王好古著《汤液本草》,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中药在历史的传承中历久弥新。西药发展强调行动,力求变革创新。随着西医体系的完善,西药理论更新迅速,行为药理学、认知药理学等新理论兴起并快速发展。

(四)君臣佐使与定点治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地位,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鲜明等级关系。在此影响下,中药的“君臣佐使”理论应运而生。它取材于四象结构,即老阳为君,为父,为夫,为天,为夏;老阴为臣,为母,为妻,为地,为冬;少阴为佐,为长,为秋;少阳为使,为幼,为春。君臣佐使各司其职以达平衡。美国文化著重个人独立与自我奋斗。在此影响下,其药物治疗作用不存在配伍,且治疗点较小。西药效应是药物小分子和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可见,它从细胞各级水平去探讨,并以更精细化的治疗发展为荣。

(五)回归过去与创造未来

中药发展有赖于各代医家传承与完善,奉行过去取向。《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知识,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理论,对合理处方、提高疗效等具重要指导作用。《集注》在诸多方面对中药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新修本草》新增了几百种药物,并按功能主治进行了分类。诸如此类,不胜列举。西药发展认为变化是必要和有益的,奉行未来取向。西方科学的发展衍生了机械论,认为自然有其运动规律,不能随人的意愿发展。这也影响了医学,人们开始意识到疾病是源于机体内受到某种伤害,机体的不适无个体差异,药物、外科手术可治愈或缓解疾病。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西药借助科技快速突破并不断微观化。

三、价值取向理论视角下中药走向美国的障碍分析

(一)中药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其配方多源于古方,现今大多数中医用方都以古方为基进行加减。临床过程中,即使医家选用自己的经验方,其药对配伍也基本从古方出发。因此,中药的发展缺乏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中西方人性观差异形成了发展障碍。

(二)中药的“去中国化”

中医取中药于自然并造福于自然界生灵,这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而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中提制,由人主观选择保留与否,是改造自然的一种体现。在中药向美国发展的过程中,为达美国标准认可,中药注重研究药材成分提取而弱化了其特色理论如药性、君臣佐使等,这是一种妥协而不是发展。

(三)中药理论的“伪科学”

中药的发展源于神农尝百草,扩充于多年临床实践,但缺乏实验支持,故被认为依附于“伪科学”理论而难以被倡导科学性的美国文化所接受。西药通过大量科研实验研制新药、淘汰旧药,使其发展与时俱进。中西药不同的活动取向使中药理论发展存在障碍。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