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乡村振兴战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性研究与探讨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乡村振兴战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性研究与探讨


发布时间:2020-04-29 阅读数:462

鲍旦颖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着力于解决当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国家举措。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提出的总要求,核心需要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建设。高职高专院校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及对校外农民的职业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及社会服务,引导更多劳动力回归农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七大战略之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而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相比本科教育更具实用性,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关系分析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项要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首先,产业兴旺才能实现生活富裕。产业的发展,是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的体现。农村实现产业兴旺,意味着农村的产业更好地参与到经济市场的产业分工中,使得农村的资源在市场空间中得到充分利用,由此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农民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其次,生活富裕构成了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基础。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后,才有可能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从而形成比较文明的乡风,便于实现有效治理。再次,生活富裕所带来的价值观的改变,也将有利于生态宜居的形成。只有富裕程度达到一定水准以后,农民才会开始重视生态宜居要素的价值;产业兴旺之后,农民才有能力通过生产方式的转换,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当中,从而实现生态宜居的要求。由此可见,产业兴旺及生活富裕是实现其他要求的重要基础。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也起着推动作用。社会治理的改善鼓励乡村精英发挥作用,一部分从农村流出的精英开始回流反哺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与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态宜居程度改善,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这些都能最终促进农民富裕,实现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十九大报告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总要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些要求实现的基础在于产业兴旺及生活富裕,而这两个基础要求归根结底部属于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这两个和经济直接相关的基础要求实现了,其他要求的实现才能变为可能。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达成之后,反之也能进一步推进产业兴旺及生活富裕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戰略的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两个基础要求归根结底属于经济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注重人、财、物三要素的流动。过去,农村大量的人、财、物单向地流向了城市,而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除了国家的财政投入、数量较少的返乡创业外,其他部分非常少,这也是乡村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何让社会资金与社会人才向乡村流动,就成为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关键

“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农作物良种、农业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而且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能力和适应市场新要素的农民。无论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是乡村的有序治理,最关键需要高素质农业人才。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增长要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劳动力外流导致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非农化是引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促进精英回流反哺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建设主要包括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及对社会人员的职业教育。

(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

早期乡村建设,我们强调城镇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农民工城市生存环境,提高农民工收入,从而带动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农村精英回归,以其所学,改造乡村,优化农业产业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更为注重技能教授及应用性人才培育。和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可能成为乡村振兴主体。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更多培养的是产业工人,很多留在城市工作,并没有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笔者曾对杭州六所高校开展就业意向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有几个普遍性的偏好,笔者将其总结为四大情节,包括“城市情节”,即有近五成调查者想要毕业后留在一线或者省会城市工作;“求稳情节”,近六成调查表示其理想单位为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之类的铁饭碗;“人往高处走情节”即大学生在选择就业一般倾向选择比自己家乡级别高的地区或城市作为工作地;“故乡情节”即虽然毕业生有“人往高处走的情节”,但是也有近九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困难的情况下愿意舍弃城市,回到家乡工作。较本科生而言,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之后相对城市情节不那么强烈,故乡情节表现更为明显。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内容更加具体及实务,注重应用,当国家政策有倾斜,农村生产环境改善,加之学校培养的引导,高职高专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主力军可能性更高,且实际功能价值更利于实现。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

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高专院校被赋予了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使命,社会服务职能更多体现在服务区域发展及人才培养。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以及校企合作,更多为工厂企业培养技术性工人。当然《决定》中也有指出,要“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

对于乡村振兴,高等职业教育能有作为的社会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涉农专业的开发与研究,以及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专门针对于农村开展的职业教育更多是服务于提升农民职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村农民向城镇发展而在乡村现代化,提升农民农业技能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可再如下方面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优化人才供给

(1)专业技能培养

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对原有涉农专业进行优化调整,甚至可以结合社会需要,开设新的涉农专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赋予涉农专业时代特点,整合现代科技资源,促进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与农村农业生产相结合,培养真正能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人才,使他们能将更多新兴技术带到农村,从而推进乡村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

(2)思政教育引导

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向农村流动,还需要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及思维。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人往高处走”情节,城市基础设施各项资源等优于乡村,认为城市比乡村更有发展空间。这些都吸引着人们走出农村,导致现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要实现人才回流,除了改善农村资源外还需要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观念和价值观的改变更多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来实现。我们可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好互动,通过思政课程宣传国家政策、措施,使得同学们能了解关注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及相关政策优惠,同时加以配合专业的技能及职业道德,宣传典型案例,使得学生能深入了解农村现状,了解可从哪些方面将所学技能和国家政策、乡村建设需要相融合。

(3)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推进,农村可挖掘开发的资源和领域逐渐增多,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是高職高专院校学生施展拳脚的新场所。因而可在就业指导可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同时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孵化乡村创业项目,指导及帮助学生创业设计,鼓励有条件有潜力的学生开发乡村创业项目。

此外,可利用实践环节,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寻访乡村发展机会,感受乡风文化氛围,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机遇,为日后职业选择提前做好寻访调研工作,更科学地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帮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力军。

(二)推进产教融合

(1)加强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培训

高职高专院校可和部分县(市、区)开展合作,积极开展农民的职业培训,传授农业相关的知识,使得他们掌握更多农业产业升级技能,并将之与日常农业生产相结合,积极配合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而不是简单地授予一技之长,让他们外出务工。使农民实现在家务农也能实现生活富裕,将更多有用劳动力留在农村,助推乡村产业升级。

(2)培养乡村现代化队伍

开展产教融合,帮助有技能的教师将日常科研成果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科研成果和乡村实际劳动相结合。探索和开设有涉农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本科院校更多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高职高专提供应用型人才,将技术与人才相结合,建设农村现代化队伍,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从顶层设计角度,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培养新时代乡村建设队伍,推进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乡村科技化与现代化。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高等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建设。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及对校外农民的职业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及社会服务,引导更多劳动力回归农村,建设现代化乡村队伍,实现农村产业升级,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楚琼湘,单武雄,朱巽.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的湖南农业高职教育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3(21).

[2] 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

[3] 马建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职业教育机会与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

[4]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3).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