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论文鉴赏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06 阅读数:476

康鹏 汪勇攀

摘 要: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校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学风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 ,激励学生奋发努力 ,健康成长。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考

一、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对于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风应包括 :政治上奋发向上、爱国爱民;学习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行为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同学间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等等。这样的学风一经形成,对于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相当的约束力,如同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使每一位学生都不自觉置身其中。尽管当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风建设,为建设良好的学风提出种种措施,作出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目前大学生的学风来看,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在部分学生当中,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松懈,严谨刻苦精神不够,部分学生出现“60分万岁”、“61分浪费”、“混文凭”的错误倾向。二是纪律松驰、作风散漫,贪睡懒觉、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三是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学习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一些学生沉缅于跳舞打牌、玩电子游戏、看武侠小说;个别学生酗酒、打架;一度出现的“卧谈会”,“桌面文学”传播精神污染。四是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路品质的修养,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淡薄,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生活懒散,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五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都是学风不正的具体表现,都是形成良好学风的严重障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势必会妨碍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现。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已成为我国高校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优良学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学校建设一个团结进取、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求实态度、创新精神的优良学风能够教育、鼓舞、熏陶学校的每一位成员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健康成长。而抓学风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利用这种力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优良学风具有积极的约束力,从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达到高潮的心理特点看建设良好学风创造一种促進学生自身健康发展,有利于成长的良好环境。利用风气和舆论的作用以学生之间互相感染的形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因为正确的是非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常的群众舆论、健康的生活情趣等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有着净化和提高作用,使学生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优良学风可以推动学校稳定发展。一般来说每年高年级学生毕业离校一批新生又进校学习使学校在内部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平衡。要克服这种不平衡性重在教育。而身教又重于言教优良的学风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种好学风能使新生受到好的教育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形成一种稳定、秩序、持久的力量从而推动人们自觉地维护校风、校纪谴责和抵制有害于集体、有害于学风的言行使学生身心不断地健康发展。(四)优良学风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保证。优良学风这种无形的群体意识一旦成为全校广大学生共同的内心需求、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就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推动和影响力量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稍不努力就会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由此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互相竞争的气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五)优良学风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加强学风建设是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需要。教改的目的是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教改必须有一个好的学风来保证。当前许多高校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削减了一些必修课学时增加了选修课有的进一步完善了学分制。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学风不正学生把选修课当成自由课把自习时间当作自由时间就会直接影响教改的顺利进行。

三、学风建设中的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学风建设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

(一)学生因素

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兵。大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独立生活、独自处世,但是由于社会经历贫瘠,面对诱惑时,意志还是不够坚定。有些学生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和自己毫无关联。这种想法是普遍的,也是可怕的。之所以需要学风建设,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悬梁刺股”的好学意识,都有“凿壁取光”的发奋图强,或是“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那学风建设还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因此,学风建设中,学生不但应该尽心尽责,还要出谋划策。学生因素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胜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在学风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让他们为大家树立好的典型,这样大家就会因你追我赶,搞好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也就会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自然成功。相反,如果学生之中有几个比较懒惰而且抄袭成风,那他也会带动学生加入他们,进而将坏的习惯或者风气覆盖其他学生,学风建设就会有很大阻力。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很多大学的老师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他们不断的督促和教导了。而且,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以及政绩建设中。因此,这部分老师很难将所有或者大部分心思放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上。要想改善学风,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和课余时带来学习的趣味是所有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因素能让主力兵们更忠心于这场激烈的战争。

(三)学校因素

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几年前已经被提出来了,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也是学风建设的屏障。学校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学管理上,也并没有实事求是,不够严谨。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直到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读背;与此同时为了应付考试也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更不利于学风的建设。学生即使有了好的成绩,也不一定是因为真正掌握了知识。在学风建设上,学校不但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重于实施。学校因素决定了这场战争究竟该怎么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四)家庭教育

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虽然孩子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但是做家长的还是像对待中学生一样的以成绩论成败。因为家长的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形成歪曲。学生把学习看作为为应试而学习,一个学期只是最后两周的努力然后在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家长只希望孩子能有优异的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力、熏陶情操。自从孩子进大学后,家长往往就把责任推卸一空,不再关心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非常的散漫,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那又怎么会在乎学风建设?家庭因素应该是这场战争坚实的后盾。

四、顺应时代的新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目标,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风建设,树立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动力,能够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主动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学风建设工作过程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者通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这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发挥渠道。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通过系列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并普及大学生涯规划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养成可以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实现学习动力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学习目标从模糊到清晰的转变、学习态度從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学习角色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通过班会、党团活动等帮助学生确定长期短期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不定期组织本专业的专题讲座、论坛沙龙等,使学生把握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通过“优秀学生案例集”、“成长故事会”等典型示范的方法,以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或者现身说法来激励学生;通过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使学生摒弃考试作弊、“贿选”党员、“贿选”学生干部、“贿评”各种奖学金等行为,从而真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上来;量化学生评奖评优的考评指标,把学习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强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爱岗敬业观念,使其担负起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把学风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来抓;强化诚信廉洁意识,对各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的处理严格把握政策尺度,既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又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权益。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导向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科学、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除了人的因素以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发挥坚实的保障作用。高校及其二级学院(系)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风建设相关规章制度。高校层面要形成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指标设置科学合理、考核过程以人为本的考核评估办法。比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将“就业率”、“考研率”、“四级通过率”、“科技创新”、“还贷率”等作为学风建设的“五项指标”来考量,着力打造求真务实的学风,培育团队意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分解指标制定评奖评优政策提供了依据,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二级学院(系)层面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更为微观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评奖评优制度。管理制度如自习制度、晨读制度、查课查寝制度、电脑使用制度等,使学生有章可循,防止大量自由时间的虚度。评奖评优制度除了可将校级考核指标分解细化至本院(系),还应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特点,将专业人才所需“德”、“才”两方面素质体现于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中,鼓励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和科研项目申报,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3):16-17.

[2] 蒋莹莹.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6,174(06):130-132.

作者简介:康鹏(1994.09- ),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辅导员,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