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新闻动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发布时间:2019/12/11 阅读数:415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呼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对这一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追求这一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尤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繁荣、推动文明互鉴和倡导绿色发展等方面,中国作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彰显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第一,中国为追求世界的持久和平作出贡献。作为历史上曾经遭受外强凌辱的国家,中国尤为懂得和平的珍贵。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的民族基因从未变异,‘和’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倡导和平理念。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型大国关系等和平外交理念,中国还提出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的与时俱进,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追求;既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也表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勇于占领道德制高点的美好愿望;既是对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也是对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二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维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迄今为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提出了恪守维和基本原则、完善维和行动体系、提高快速反应水平、加大对非洲的帮扶等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三是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世界上的领土争端不在少数,关键是有关各方能否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迄今为止,中国已与十多个邻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中国为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作出贡献。当今世界充满希望,但并不太平。尤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7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刑警组织第八十六届全体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将安全问题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安全问题的联动性更加突出、跨国性更加突出、多样性更加突出。中国为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作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后提出了“亚洲安全观”和面向全人类的“新安全观”。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呼吁,“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毫无疑问,世界各国如能恪守“新安全观”,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世界的普遍安全就能得到保障。二是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紧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条件下,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愿望和能力与日俱增。三是不断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因此,实现本国发展就是对世界的贡献,实现本国安全稳定就是对世界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无疑是中国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三,中国为世界繁荣作出贡献。中国人民深知,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为世界繁荣作贡献,是中国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中国为世界繁荣作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乐于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搭便车”的良机。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发奋图强,勇于创新,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表明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雄关大道。二是不断加大减贫力度。贫困是共同繁荣的主要障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已经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三是积极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携手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南南合作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援助充分尊重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意愿,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从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并坚持“授人以渔”,以帮助受援国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中国为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加深文明的交流互鉴,才能推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达到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和兼收并蓄的目的。中国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对外传播中华文明。中外人文交流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华文明时采取了许多措施,用多种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如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文化年,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等。二是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国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文明。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时,中国十分重视“请进来”,如将国外书籍译成中文后在中国出版,经常性地邀请国外艺术家来华演出或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电影周等。三是重视人的交流互鉴。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主体。为了推动人的交流互鉴,中国既欢迎国外人民来华旅游,也鼓励本国人民出国观光;既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也派遣本国学者去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既向国外高校输送中国留学生,也吸引国外青年学子来华留学。

  第五,中国为绿色发展作出贡献。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中国为绿色发展作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经过努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学研究”(18ZDA1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