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组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显示,2018年全球共有8162家智库。从国别来看,美国仍以1871家的数量遥遥领先,是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国家。中国智库数量与2017年基本持平,拥有507家,位居第三。印度智库数量则迅速增长,从2017年的444家发展到2018年的509家,超过中国位列世界第二。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智库在国家外交政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一点上,同样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的相关情况,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外交政策智库发展现状
1947年印度独立后,智库就已存在并与政府关系密切,对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印度统计研究所(ISI)的创始人马哈拉诺比斯(Mahalanobis)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百家智库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印度公民社会中心以推进政治自由为目标,选择将重点放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为有事业心的穷人带来经济自由”上。经济增长研究所在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规划方面培训政府的预备官员。与此同时,智库在印度外交政策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外交政策智库”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专注于国际事务或国防与安全问题的智库。与经济事务不同,印度的国际事务、安全和防务智库传统上面临着一些困难,资金、人力资源的缺乏以及获取信息受到限制,阻碍了相关研究和政策建议的产生。自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担任印度首任总理和外交部长(1947—1964)以来,外交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是总理的职责,而外交部传统上只负责政策的执行。因此,除了极少数知名智库领导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外,智库和其他外部政策建议提供者对印度外交政策的形成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
21世纪初,外交政策智库的格局开始演变,现役和退役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开始建立专门的智库,如空军力量研究中心、陆战研究中心、国家海事基金会等。这些智库每年在各自的领域组织许多活动,国家海事基金会在这方面尤其活跃。近年来,又出现了维韦卡南达国际基金会、印度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印度中心、卡内基印度中心等新的外交政策智库。此外,一些通过商业赞助发展起来的智库也逐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