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2019年10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这标志着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为主要内容的新学科建设再次走到“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台,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和枢纽。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要想建设好新学科,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必须在理论上理解和把握新学科建设的内涵。
其一,思政课程是新学科建设的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新学科建设就缺失了方向。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新学科建设就缺失了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关乎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新学科,关乎新学科所要培养的人的性质,是新学科建设的价值引领和风向标。新学科建设就是要用整全的中华文化,也即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汲取西方优秀文化特质,以具有无限开放、包容和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其价值引领。这种新学科有明确的培养人的规格的要求,那便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他们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其二,社会的真实需要是新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新学科的建设离不开新知识的生产,但是在新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都已经深刻地融入了社会各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位或组织的贡献和力量,社会各类型的组织成为知识实践的重要元素。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新学科建设不再是纯粹的知识逻辑。它需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充分考虑到社会的真实需要,并以其为出发点,建构一种以社会需要为起点的学科逻辑,组织新学科建设。具体说来,新学科建设需要走一条广义的产教融合之路。从社会需求中凝练真实的社会需要,组织知识原理,开展应用研究,联合产业生产新的物件,投入社会使用,又产生新的社会需要。如此循环创生,新学科建设也随之进入与社会一起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三,新技术融合是新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在作为主要知识生产机器及其社会发展重要引擎的现代大学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大体历经了蒸汽革命、电力革命、计算机革命、系统生物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和生命创生的新生物学革命等六次科技革命,进入了技术深度整合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大学发挥知识观念和技术的主导性生产能力,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照亮人类社会前行的道路。新时代的大学需要自觉有效地把新的技术和观念整合进课程教学中,化技术为课程和方法,进行一次课程教学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新的学科体系。
其四,交叉融合、协创共生是新学科建设的生态。社会的真实需要常常是复杂多样的,复杂性是社会需要的重要特征。与之对应的新学科建设也就不会是单方向独立进行的,需要多元着力、异质耦合。复杂多变的真实社会需要对应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及其观念技术。因此,新学科建设需要精准提炼和抽象出各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合理对应归类。同时,又需要考察这些性质各异的具体学科知识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着力点和贡献,仔细鉴别出代表新的知识发展方向的因素,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在此过程中,各门学科也会自觉地寻找自身的特色和不同学科间交叉共生之点,彼此启迪,协同共进,顺势产生新的交叉性学科,最终形成既独立发展又和合新生的新学科建设之生态系统。
其五,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新学科建设的生力扩展。新时代,新学科建设之目的,除了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宗旨之外,它还立足本位,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承担全球发展重任的一代新人。不惟如此,中华文化本身的仁爱万物、其命维新和人类命运一体等思想,包含有丰富的世界普遍性文化精神要素。这一普遍文化精神要素在客观上要求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间展开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相互增益,美美与共。因之,全球视野和国际化内容自然成为新时代新学科建设的有益组成部分和重要价值维度。由是,新时代的大学还需要着眼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以我为主,鉴别吸收其合理内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学科群。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BIA170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