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学界围绕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制度设计、脱贫实践、脱贫成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学界围绕政策执行、政策成效考核等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
程华东:在政策执行方面,现有研究梳理了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主要难点和要点,主要包括: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标准单一、技术实现困难,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精准扶贫政策多部门协调困难、扶贫资源配置低效等。
在成效考核方面,学者认为,衡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不应是追赶脱贫时间、攀比脱贫数字,而应是掌握贫困实情、讲求脱贫实效,营造农村脱贫户、非贫困户、贫困户自主帮扶和生产技术自愿分享的社会风尚,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相结合的良性机制。
在政策创新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把握结构性贫困特征、创新精准扶贫的系统性思维;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提高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强化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创新扶贫脱贫区域正向退出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监测评估,重塑脱贫人口生计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精准扶贫模式也应因地制宜。请简要谈谈精准扶贫模式相关研究的现状。
程华东:我国通过多年扶贫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精准扶贫模式,例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金融扶贫等,围绕这些模式展开的相关研究也很多。其中,旅游扶贫是2015年后的主要研究趋势,而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扶贫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地区分布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区等地区扶贫模式的研究较多。许多学者从模式类别和地区分布融合的角度来研究精准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是学者研究精准扶贫模式的重点方面,这是由于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地区造血功能、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教育扶贫是研究精准扶贫模式的另一出发点,教育对于推进扶贫、防止返贫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可持续的。
有学者总结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形成的典型脱贫发展模式。如秦巴山区的“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乌蒙山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大别山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模式、武陵山区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这些成功经验可以给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供有益启示和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