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平等”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箴言之一,法国人追求“平等”的热情也是其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从法国大革命所确立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到法国《宪法》,再到其他各类法律文本,无不呈现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但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并不能保证现实社会中的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法国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过去几年间,从“黑夜站立”(2016年)到“黄马甲”运动(2018年),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虽各有不同的直接动因,但对“不平等”“不公正”等问题的控诉却成为共同的动因之一。“不平等”现象背后是法国社会分化的持续加剧,这既是法国经济、社会与政治情势变化的结果,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其社会生态与政治格局的演变。
收入、就业不平等成为普遍现象
法国研究机构“不平等瞭望所”(Observatoire des inégalités)于2019年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若不考虑税收与社会福利等因素,2016年法国人口中工资收入位居前10%的最为富有者的收入水平比位居后10%的最为贫困者平均高出6.7倍。即使考虑税收和社会福利等再分配因素,法国民众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前10%最为富有群体的收入占所有人口收入总额的23.8%。在法国,90%以上的人口以雇佣劳动作为主要生计模式,工资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他们生活水平的高低,他们对其收入差异与背后的不平等问题异常敏感。
法国人的收入差异还鲜明地体现在资产方面,他们资产财富的差距远比收入要大。最富有的前1%拥有国家总资产的17%,而前10%则占到国家总资产一半左右。管理人员阶层的资产中位数超过20万欧元,而低技能工人阶层的资产中位数则仅为1.64万欧元。
劳动收入的不平等和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是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当代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结构的两个方面。他在书中所举证的数据表明,20世纪法国人整体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缩小,但工资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则维持了原状。这也就说明,收入不平等在法国已是一种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地相伴相生。不平等的代际相传导致社会阶层固化。有研究指出,对于一个身处收入分配底端的人而言,若要达到平均水平,需要至少6代人的时间。由此可见,阶层突破的困难相当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业问题一直严重地困扰着法国。失业问题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不同的群体,对于很多人而言,失业即意味着失去原有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地位,难以再次融入原有的社会圈子。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就业问题密切相关的是求职者的学历,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就业机会。综合201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没有什么学历的群体失业率为18.3%,是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3.7倍,而后者基本上都拥有全职工作,且失业率仅为5%。近些年来,法国所施行的降低社会分摊税的改革使得最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却对中等收入群体持续产生严重影响。在低收入群体的工资结构中,雇主所要缴纳的社会分摊金占税前工资份额的4%,而在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中却占36%。尽管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支持低技能者就业,却也会成为中低收入者增加工资收入的障碍,并且也影响一部分群体的(再)就业状况。
目前,不稳定的就业状态涉及四分之一的就业人口。能否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所预期,成为法国社会群体分化与断裂的主要标志之一。过去曾普遍存在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DI)的规模已大幅减少,而签订固定期限合同(CDD)不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就业形式,合同期限也普遍越来越短,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大量民众就业的不稳定状态。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能力的差异虽然与个体的学历和技能等密切相关,但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水平则受到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束缚。
教育、机会不平等凸显阶层固化
在法国,贫困阶层的诸多劣势也渗透进教育领域。青少年的社会出身总体上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绩及其受教育水平的差异,而后者则直接决定着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高下及其就业情况,进而形塑着法国未来公民群体的分化。
“不平等瞭望所”公布的报告显示,从低年级开始,法国儿童的社会背景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绩。对于初中毕业的青少年而言,他们所遭受的社会不平等,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毕业分流与去向选择,而后者则明显与其父母所属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富裕家庭(84.8%)的孩子进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业比例是贫困家庭(42.4%)孩子的2倍。在高等教育阶段,阶层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
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法国教育领域的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恰如皮凯蒂所言,尽管“长期来看,大力投资教育是降低劳动收入不平等、提高劳动生产率乃至提高经济整体增长的最好方式”,但法国“教育体系的民主化并未消除教育的不平等”。而且,教育本身对于突破阶层固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缩小阶层不平等方面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法国通过税收与转移支付而实现的财富再分配,是减少社会不平等的有力工具。虽然财富再分配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维系一定的生活水准,却无法纠正分配领域内的不均衡问题。尤其是,它不能解决经济社会领域内的机会不平等问题。
法国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恶化,并不是因为过于脆弱的财富再分配机制,而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表现为机会不平等问题。正是机会不平等使得一部分群体所处的经济与社会情境代代相传。换句话说,社会中向上流动的阶梯早就被封锁了。而且,机会不平等问题打击的不只是贫困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产阶层。值得注意的是,财富再分配制度虽有助于纠正最为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却也很少令中产阶层受益。可以说,这种针对不平等现象的弥补机制,既不可能真正地挽救最为贫困的人口,也正在破坏中产阶层的稳定。
“不平等”引发社会分化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人在争取平等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法国人在追求政治权利平等与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而在经济—社会权利平等方面的斗争依然面临着困境。政治权利的平等与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真正的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也不会有真正平等的政治权利。
如今,经济—社会层面的“不平等”问题持续影响着法国社会的内在团结与稳定。尽管不平等现象一直存在,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背景下,“不平等”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如今,伴随着经济低迷而日益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已经成为法国社会内在的痼疾,不但持续加重社会分化、强化阶层固化,而且也持续发酵着民粹主义情绪,导致社会稳定的基础日渐式微。
皮凯蒂的研究早已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机制是催生这种根源性不平等的温床,而且市场越完备越有效率,在经济体增长非常缓慢的背景下,资本收益率往往就会大于经济增长率。这种情况,正是近些年来法国财富鸿沟持续存在的原因。“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不但令法国中下阶层遭受更大的伤害,也逐步深刻地影响到中产阶层,后者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存在已有式微迹象,这对法国社会潜在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平等”现象折射的是法国日益严重的社会分化,反映出其既有制度在当代社会问题治理中的困境。如何应对不断加重的社会分化,增强社会团结,为社会的持续变革凝聚社会向心力,是当代法国在社会领域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但是,目前来看,“不平等”问题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这正是其制度的弊端使然。
社会领域内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出各国国情、社情与民情之间的差异,也反映着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各国制度应对不平等现象的能力盈亏。如皮凯蒂所言,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现象再度加剧,尽管不同国家之间情况显著不同,却再次表明制度和政治差异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就法国正在全面推进的深化改革而言,如何在制度上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甚为重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当代困境及其治理研究”(16BMZ09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