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集装箱”里的记“疫”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新闻动态

“集装箱”里的记“疫”


发布时间:2020/03/01 阅读数:582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 郝洲华 叶天响 黄娟娟)“病友们,阳光明媚又是新的一天,我们在您身边,请报告体温……”,2月28日早晨8点,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玉希酒店隔离点的马路旁,一间20平米的简陋“集装箱”内,身着防护服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医护人员又开始忙碌起来。这个“集装箱”是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设立的隔离防控医疗点,这已经是13名医护人员在此坚守奋战的第14个日夜。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党员医生面对挂在墙上鲜红的党旗重温誓言,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幕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集装箱医疗点内。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党委委员、外科中医康复支部书记李盛被推选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支部党员包括全科医生胡则林、葛玮、郝洲华,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隔离点正式成立临时党支部。

  2月14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接到武汉市洪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通知医院安排人员值守洪山区和平街隔离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3名医护人员来不及跟家人告别,来不及整理行装,在3小时内迅速集结,当天下午14点赶到指定隔离点。

  隔离点的临时工作站是一个落满灰尘垃圾的集装箱,14日晚上,风雪交加,气温寒冷,集装箱里没有床、棉被,没有电脑、打印机甚至没有通电,艰苦的现场条件和意想不到的状况考验着这支临时医疗队,临时支部书记李盛一边安排大家打扫集装箱,清理垃圾,一边跟医院党委汇报现场情况,同时加入疑似患者微信群,通过微信了解熟悉患者情况,和街道负责人沟通,借一间保安室作为临时医疗工作点。两名医护人员在堆满杂物的狭小保安室彻夜未眠,整理隔离点疑似患者资料,度过了隔离点难忘的第一夜。

  第二天,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副院长邵义舜带队及时送来了补充防护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晚上集装箱也通电了,经过3名医护人员4-5个小时的打扫整理,工作站终于由保安室迁入集装箱。

  第三天,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副院长邵义舜院长孟浦、副院长李晓南带领医疗、护理、院感、综合等职能科室到隔离点查看工作流程、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交代重点观察隔离点患者病情变化,并反复叮嘱医护人员做好防护。

  隔离点的医疗工作要求医护人员极大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每天观察2次体温,询问记录病情。每增加一位新入住的疑似患者,整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病情变化、检查结果等,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人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对象。隔离点入住患者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思想负担重,医护人员利用微信、电话安慰、鼓励患者,关心温暖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医护人员每天固定时间点通过在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教大家一些健康小常识及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此外,医护人员还观察到隔离点其他工作人员缺乏防护知识,为此他们多次培训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

  短短几天时间,医护人员的专业、耐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隔离点街道负责人的肯定与患者的认可。华中科技大学学医院在自身防护物质紧张的情况下,还向街道捐赠防护用品。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集装箱医疗队仍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入住的疑似患者较多、定点酒店基本配套设施不足,部分合并慢性病的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存在安全隐患……“都能克服!”持续奋战在一线的郝洲华说:“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亮明身份冲锋在前,是对党员身份最好的诠释,医护人员用党员的钢铁意志战胜困难。用专业医疗知识和人文关怀给焦虑、无助的患者送去温暖。”

隔离点成立临时党支部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医护人员培训现场工作人员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隔离点的医护人员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