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的哲学,用大众化的语言,就是关注现实人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内涵,可以从六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
从唯物史观维度理解“美好生活”
我们要从哲学维度来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通过研究人的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劳动的两个根本方面,一个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这涉及生产力;另一个是在生产过程中人和人发生关系,这涉及生产关系。由此,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创造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与人的活动中的两个根本原点有关系:一是需求,二是供给。满足人的肉体组织需要即“生活”,就是需求;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进而满足人的需求,就是供给。社会主要矛盾表达的就是人的活动的两个最根本的原点,即需求和供给。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前者是需求,后者是供给;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是需求,后者是供给。“美好生活”是一个关系概念,进一步说就是人的需求状况和社会供给状况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所以,应从唯物史观维度来理解人民的“美好生活”,它是理解人民“美好生活”的哲学基础,这有助于我们从本源意义来理解人民的“美好生活”。
从治国理政维度理解“美好生活”
如果说第一个维度侧重的是哲学基础,那么,第二个维度就侧重于政治,即从政治维度来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
社会主要矛盾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判断我国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尤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
治国理政首先要抓工作重点。工作重点从哪里寻找?到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当中去寻找。根本问题到哪里寻找?到一个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当中来寻找。比如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下社会主要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就蕴含着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通过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工作重点。把社会主要矛盾与我们党治国理政结合起来,从治国理政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也很重要,这是政治维度。
从历史维度理解“美好生活”
这就是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在实现“站起来”的历程进程中遇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是实现人民解放与“三座大山”压迫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在实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从历史维度来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
从物化生存理解“美好生活”
这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来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所谓“三形态”理论依然具有生命力和解释力。简要来说,这一理论认为基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具有三种基本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
总体来讲,当今中国依然处在“物的依赖”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或形态,总体上可概括为“物化生存”。这集中表现或体现为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关系、人的个性都被物化了,都要通过“物”来证明、确证和体现。如果人处在“物化生存”状态,人被物化了,就容易出现“精神懈怠”。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受到一些制约,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与物化生存有关。只有超越物化生存,我们才可能实现美好生活。
从“顶天立地”理解“美好生活”
这是针对我国学术界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问题的状况而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可以看作从学术研究维度和实践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
我们可以从“顶天”层面来理解“美好生活”,这就是从纯粹学术、学理的“形而上”层面理解美好生活,不涉及具体实证,纯粹从概念、范畴、逻辑、范式来研究。这一角度很重要,因为不仅人的“美好生活”是人类最高的追求,而且研究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抽象力,没有抽象力,就没有理论高度,就很难有思想。
我们也不要轻视从“具体实证”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仅是“顶天”的,是人类最高的追求,更是“立地”的。从感性实践角度来说,“具体实证”这一层面更为重要,它直接涉及人民对生活的感受、感觉和直观,涉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真正实现。从“立地”层面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几句可谓“金句”,有很高的“含金量”。有些人认为这是老生常谈,窃以为,这是能否真正或彻底解决好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如果我们没有真正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哪来的“美好生活”?如果把这些民生问题真正解决好了,人民的幸福感就可以大大提升。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到广大民众的生活感受和生存境遇。
从补齐短板理解“美好生活”
当一个社会处在“欠发展”的历史方位时,相对会注重发挥比较优势。1978年以后那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处在一个欠发展的历史方位,当时的发展方略就是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
当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也进入了从大国成为强国的新的历史方位,发展方略就会相对注重补齐发展短板。短板补不上,实现“美好生活”就会遇到“天花板”。这意味着,今天我们谈人民的“美好生活”,也要站在基层普通民众的立场上,即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和方面来看。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尤其要看这个社会所谓“穷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解决了基层普通民众的上述“民生”问题,才能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美好生活”之路。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