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2017年9月,我再次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大门,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与十年前我离开校园时不同,母校已在良乡开拓出新的沃土,并发展成为大学,曾经的“小院”以更加宽阔的空间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传授人文社科学术之“大道”。在传道者中,栾贵川老师和他讲授的“《论语》精读”课程对我启发颇深。作为一名“困而学之”者、一个以书为伴的编辑,我带着身体、学习、方法的意义问题,又一次在对话中向经典致敬。
珍重身体
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儒家的君子们可谓战战兢兢。曾子便是一例,曾子有疾,召门下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从外部环境看,曾子对自己身体看似有些“过敏”的反应,与当时的政治气候、刑罚制度、社会环境有关。在动不动就要惩罚肢体的时代,保全身体并非易事。从内在思想来说,这与儒家的身体观也有密切联系。在儒家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全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孝敬父母。身体健康了,才能免得父母担忧;有了好的身体,日后的尽孝才会落到实处。
当然,保重身体、珍爱生命不是怕死,也不是委曲求全。在必要的时候,身体是可以舍弃的,但要死有所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儒家看来,身体不仅承载生命,而且体现人的品行。个体的举手投足具有道德影响力,关系到社会认同,以至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学视野中的身体并非人的生理属性的集合体,而是凝聚了伦理、道德和社会等多层含义。这种立场或者视野赋予身体以厚重的意义。
如今,生活的改善为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营造了条件,“身体是本钱”的告诫经常挂在嘴边,但珍重身体的认识和行动仍然面临不少难题。
儒家的身体观启发我们以整体思维来审视身体:身体不仅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社会的。随意随性地对待自己的身体,体现不出“我的身体我做主”的支配权,相反,却割裂了身体与自我、与父母、与社会的根本联系,剥落了身体的厚重意义。身体和精神、德行是合而为一的。尽管出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人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终有“依靠”,不也是在尽孝吗?如果每个人都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多拒绝些诱惑、少一些透支,多为社会做些事情、少给社会添些负担,不也是努力接近仁德的表现吗?因此,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必须以实际行动珍重身体。
终生学习
通过《论语》的记载可知,在孔子看来,学习不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认识活动,有了认识还要适时地加以实践,所谓“学而时习之”是也。在孔子那里,这两个方面是不分家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要伴随学习的过程,而所学所习,又无不影响其后的生活实践。因而,人生不止,则学无止境。
从内容上讲,儒家所谓的学习并非拘囿于书本知识,举凡道德、政事、礼仪、射御、农事、文献等关乎人生的学问,都可以纳入进来。孔子以其思想、言语和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无所不学,学无常师,却又不执一端,不以一技之长而限定自己。
从地位上讲,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孔子以“终日不食,终夜不寝”的思考经历告诉我们,思考和学习犹如飞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单纯地学习积累而不去思考问题,难免流于浮泛而无所收获;单纯地思考问题而不去学习积累,则容易陷入臆想而疑惑不决。不仅思考离不开学习,就是孔子尤其看重的仁德,离开了学习也不能独善其身。如果单一地追求仁、知、信、直、勇、刚等德行,而没有伴之以学习,也是有可能受到蒙蔽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德尚且如此,至于权势财富什么的,就更不能成为不学习的借口了。
从态度上讲,孔子尚“好学”。在他看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所谓“好”,就是有所好,有所不好。对于饮食、居住这些方面,要有所限制,不能贪图安逸享乐。相反,对于道,要保持忧虑的态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相信,学道是根本,食禄之类实属衍生之物。
总的来说,儒家眼中的学习具有整体意义,根本上归属于人生和社会实践。这种学习观与孔子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学习不是一件抽象而静止的事情,因为它必然伴随具体而生动的实践;学习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因为学习之人不能脱离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而生存。
从时间限度讲,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更难。如何让自己努力保持虚怀若谷的低姿态,保持求知若渴的强动力,保持死而后已的恒意志?如果不在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不去克服重重惯性,比如好逸恶劳、耽于诱惑、盲从权威等,恐怕是不行的。不过,既然整个人生都是学习的过程,那么任何时候的学习、顿悟和行动,都为时不晚。
在这种整体意义的学习观下,我们无时不在学习——这为每个人打开了“为学”的大门,同时,又要“就有道”而“好学”——这又为每个人指明了学习的道路。总之,一直学、好好学吧!
讲求方法
如何更加全面地阐释孔子其人其说?如何更加准确地理解《论语》的意义?方法很重要。栾贵川老师所强调的释文字、考历史、讲道理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作为研究孔子其人、《论语》其书的基本途径。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但它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解释文字而通晓文义,是基本的工作。如果基本的意思都没有解释清楚,还谈什么道理或者思想呢?解释语义,势必溯其语源、察其语境,也就是了解人物、言语和事件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讲清道理,做贯通式的理解或者解释。
例如,对于“不贰过”,很多注家都做“不犯同样的错误”的解释。栾老师根据《论语》中“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的原文,以及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文饰其过,不言情实”之语,坚持认为“不贰过”就是不文过饰非之解,是有说服力的。这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君子、好学等概念,以及儒家对待犯错误所秉持的态度,都非常关键。
再如,关于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栾老师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新解》中,不仅在道理上指出历代注家作“愚民”之解与孔子思想的矛盾之处,还根据文献材料澄清了“不可使知之”实乃“不可以强制他们”之意,分析了这种误解的来龙去脉。这样,就不仅解决了“知”的文义问题,还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贯通一致的解释。
实际上,不止对于《论语》,对于所有文本,我们都要从文字开始,做历史的理解,加以现实的论说。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言语,犹如一列装载意义的火车,在稳定性与变动性、承继性与革新性的并行轨道上,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疾驰往返。往,是现实向历史发出的邀请,当下的言说者得以进入曾经发生的对话;返,是历史向现实发出的回应,曾经的言说者得以进入当下发生的对话。《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性文本,其精神要义更是以此种往返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一直在“阅读”《论语》这本书?只不过,不一定或者通常不以课堂学习、文本阅读或者学术研究的方式,而是以生活实践、行为规范或者价值认同的方式。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现实中遇到问题时,我们总要前往那里,并与其言说者对话的那些文本。从这个角度说,方法绝不是什么工具或者手段之类,获取了意义即可忘之。相反,方法就是对话本身,是现实与历史间的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