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弘扬“上海精神”,加强抗疫合作、维护安全稳定、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这是习近平主席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上合组织的发展阶段,首次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以下简称“四个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从而为上合组织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大力弘扬“上海精神”
长期以来,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一直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精神内核与力量源泉。进入新发展阶段,弘扬“上海精神”依然是上合组织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为此,我们应从传承、丰富与践行“上海精神”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继续传承“上海精神”。如今,上合组织已经成立了19年之久,并将迎来其成立20周年华诞。诞生于世纪之交的上合组织虽然未满“弱冠之年”,却已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之一,在欧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多边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资源储备、风俗习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但多年以来各成员国在诸多共同发展和国际关系问题上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其中的奥秘就是对“上海精神”的一贯传承。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各成员国不分大小贫富,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尊重和珍视每一个成员国的意见与建议,进而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共同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对“上海精神”接续承继的重要表现,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进各成员国的理念共识和行动共识。
其次,不断丰富“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灵魂,贯穿于上合组织的整个发展历程,成为各成员国团结合作的精神基础和桥梁纽带。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精神”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意涵和内容。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了以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为核心内容的“五观”,为“上海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时代内涵。今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四个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是对“五观”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中,“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对“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的拓展,“安全共同体”是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延伸,“发展共同体”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的深化,“人文共同体”是对“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的推进。由此可见,“四个共同体”是在“五观”基础上对“上海精神”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再次,努力践行“上海精神”。随着上合组织行将迈入第三个10年,在未来的10年中会面对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浪潮依旧势不可当,“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依旧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指引与内生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倡构建的“四个共同体”,进一步体现了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践行“上海精神”,不断汇集“上合智慧”、提供“上合方案”、凝聚“上合力量”,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的牢固树立和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多的“上合贡献”。
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习近平主席呼吁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次年,他又倡议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今年,他则进一步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其殷切期望和行动指向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这“四个共同体”兼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性和上合组织的特性,是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
第一,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魂。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内涵,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其中,共同的目标需求、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与核心。“四个共同体”以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的抗疫需要、安全需要、发展需要和人文需要为建构基础,充分体现着各成员国休戚相关、责任共担、守望相助、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点和命运汇合点,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传扬和现实表达。
第二,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四个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形式和外在表现,突出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要义和深层魅力。从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团结抗疫、安全共同体的联合行动、发展共同体的合作共赢、人文共同体的文明互鉴中,我们可以深切领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整体之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之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合之美以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融通之美。整体之美、包容之美、和合之美与融通之美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发而出,在“四个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中大放异彩,并成就了上合组织的价值之美和时代之美。
第三,汇聚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力。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共同体力量不仅依托成员间共同的价值诉求和利益需求,而且源自在实现共同体目标过程中因遇到各种不确定性而所需的行动联结和力量聚合。“四个共同体”因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生存实践和交往活动而展开,它的提出不是凭借理想世界的抽象玄思或者主观臆想的观念聚合,而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具体问题。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叠加交织,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上合组织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四个共同体”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应对当前纷繁复杂的时局变化,解决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而突出的现实问题。在共同的价值目标指引下,在鲜明的问题导向启迪下,“四个共同体”必然能够汇聚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人民的智慧力量,必然能够推动“上合”之船行稳致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同时,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为此,“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面对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携手构建“四个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从而提供了“中国答案”,给出了“上合回答”。面对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华诞的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应当高举“上海精神”这一旗帜,团结抗疫,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危共担,铸就安全共同体;务实合作,建设发展共同体;互学互鉴,打造人文共同体,精诚合作、砥砺前行,从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际行动和实践探索,为各国经济复苏和民生改善贡献更多集体智慧和协同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爱国主义保障的法律体系研究”(18VHJ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