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赛 通讯员 马浩雯 林星妤)12月6日,2020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之“疫情报道的科技素养与伦理反思”分论坛在京举办,该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伦理研究所协办,旨在以数字伦理为切入口,讨论和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技报道的伦理问题和出路。
以伦理视角重新审视技术与社会关系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成为一个特殊的年份,从科技传播角度出发,透视和反思这不平凡的、形塑国内国际形势的转型之年尤为重要。数字信息传播技术既给疫情期间的社会联接提供了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传播的冲突和挑战,伦理视角能为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提供思考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沈浩教授向大家展示了疫情期间,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分析疫情的时空变化的情况,以及技术如何帮助人类控制疫情。他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为理论出发点,就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人和社会的未来关系展开思考,并强调了提高数据素养、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哔哩哔哩(bilibili)中央媒体公共关系负责人白国龙就疫情期间的视频平台科普传播经验进行了分享,强调了当下媒体环境中科普传播跨界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在沈浩教授 “算法重构渠道”判断的基础上,他认为渠道在重构话语权、平台渠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注当下媒体环境,加快重构专业媒体权威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兼斌表示,科学话语与公众话语中对不确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科学话语中的不确定性表述带有假设检验逻辑,这种逻辑带有科学研究的诉求,即降低不确定性,而公众话语要求确定性。对科学信息的转义考验着科学传播者的伦理水准和社会责任,他建议用最浅显、最接近于常识的实用客观性表述进行科学新闻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公共服务媒体政策分会联合主席钱忆亲表示,从受众角度出发,如何处理个人隐私牺牲和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涉媒介素养和传播伦理的问题。她认为,即使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存在情感转向的趋势,中国的新闻媒体也不能放弃其专业角色,要加快构建专业媒体的权威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虞鑫表示,疫情期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和促进社会共识的新闻报道较少,就此他呼吁,新闻记者在关注疫情中的个人故事之余,也要将人文主义伦理思想和科技主义、实用主义的伦理观相结合。
紧密结合现实语境,拓宽学术议题设置边界
《新闻与写作》副主编李蕾展示了新闻传播学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关注议题,主要分为四个角度:信息呈现、传播与媒体表现,用户媒介接触与传播特征,媒介素养和伦理反思。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传播伦理问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伦理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多元,讨论的边界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科技日报》总编室新媒体室主任王小龙从业界经验出发,从疫情期间视频新闻报道的内容核查、记者对专家科学话语的转义报道、新闻内容选题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此来呈现疫情期间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和延展。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数字伦理研究所研究员叶珲表示,我们对于疫情报道的思考不应仅仅放在媒体活动本身,而更多的应该放在技术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问题上。他强调,许多人际交往在目前的技术逻辑上是成立的,可是在传播伦理或者科技素养等方面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许多学术命题也需要在新的现实语境中不断考验推进。
在青年学者论坛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就疫情期间与传播活动相关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进行了学术分享。
论坛闭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龙耘教授表示,本次论坛上,来自学界和业界各位成员就科技和传播伦理、媒介素养等议题展开的研讨和交流,打开了科技素养和伦理思考的多重面向,这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语境中显得非常重要。而未来,她希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业委员会能够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作出平台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