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在202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首原创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凭借超高人气,在海量般的网络歌曲中脱颖而出,受到全国观众的青睐和点赞,成为名副其实、家喻户晓的“网红神曲”,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当下音乐创作的深入思考。在生活艺术化和音乐大众化的背景下,老百姓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响央视春晚舞台,火速“出圈”的原因究竟何在?
一是接地气,表达百姓心声。音乐就像一粒种子,只有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获得不竭的生命源泉和内在的艺术张力。与以往那些歌唱爱情的流行歌曲相比,《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呈现的是老百姓最普通、平凡、日常的生活范式和劳动场景,表达的是老百姓最本真、质朴、纯粹的情感叙事和内心独白,流淌的是老百姓最感同身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诗意语言和音乐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不是某一个人的爱情倾诉,而是普通大众的爱情表达,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唱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灵深处和灵魂高处对纯真爱情的追寻、怀想和感悟。这首歌能够让人们超越民族、性别、地域、文化等种种界限,跨越身份、地位、财富、工作等重重屏障,从至纯至美的音乐世界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真心、安放自己的灵魂。
二是有美感,吸引百姓倾听。没有美感的东西难以让人接受,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声音艺术,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通过有内容、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给人带来悦耳动听、直抵人心的美感。在成千上万、风格各异的爱情歌曲中,《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所以能让人过耳难忘、耳目一新、百听不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首原创音乐作品由内到外、从形到神都流淌着一种独特而醇厚、纯净而浓烈的美感。仔细倾听、推敲、品味这首歌曲,不难发现,其中的可可托海、那拉提和伊犁等原生场景都是远离喧嚣、风情独特、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雪山、戈壁、驼铃、杏花、毡房等音乐意象都是富有意蕴、洋溢浪漫、令人心驰的“唯美之物”,尤其是贯穿歌中的,那一段由牧羊人和养蜂女用心、用爱、用情演绎的感动天地的凄美爱情,加上简约灵动、充满诗意的歌词,深情委婉、悠扬舒缓的曲调,美妙动听、直抵内心的旋律,富有磁性、略带忧伤的声音,这一系列音乐元素带给了听众如泣如诉、如痴如醉的听觉美感,以及由人及己、心随境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显温度,暖化百姓心田。温暖人心的东西,才最打动人。好的原创音乐作品往往不是靠词曲本身的技巧来征服人,也不是靠演唱的风格来抓住人,更不是靠创作者和演唱者的名气吸引人,而是用音乐作品抒发的情感、情结、情怀来打动人、温暖人、感化人。《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以千百年来人类生活中最永恒经典、牵肠挂肚、刻骨铭心的爱情作为音乐主题,用可可托海草原上牧羊人和养蜂女在漂泊生活中真心相爱却又无奈分离的爱情故事作为音乐素材,用凄婉唯美的音乐旋律抒发了歌者心中那与天不老的痴情爱意和眷恋思念。这完全符合中国人历来尊崇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念,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守更难”的真实感悟,更重要的是深切表达了追求真爱的人们始终不渝、坚守爱情、无怨无悔的生活态度,由此引发出对当下人们 “用心守护爱情、珍惜当下幸福”的人生忠告。这种充满故事性、人情味、哲理性的歌曲,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深沉而强大的情感力量,能够在瞬间抵达人们内心中最软弱、最柔情的地方,激活人们脑海中最在乎、最难忘的记忆,带给人们灵魂里最真切、最深沉的体验。
四是易传唱,适合百姓抒怀。经典音乐作品之所以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长盛不衰,除了其内在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大众自发、自觉、自由、自在的广为传唱。《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所以能火速“出圈”,离不开民间的流传翻唱。从演唱效果来看,很多人在聆听2021年央视春晚的现场版之后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位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的原唱者王琪并不一定是最佳人选。甚至还有人说,这首歌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名天下知”,更多的是靠众多草根艺人的翻唱。据不完全统计,这首歌自问世以来,至少有数以百计的草根艺人在各种公开场合进行过翻唱,在网络平台上流传着各种不同风格的版本,其中不乏声情并茂、使人泪目、反响强烈的佳作。更重要的是,这首简单浅显、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的歌曲,不仅好听、中听、动听、耐听,而且易学、易懂、易记、易唱,适应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敞开心扉、倾吐衷肠、自我表达的需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自然而然就成为老百姓自娱自乐、抒情抒怀的首选歌曲。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规模、高频率、持续性、多样化的大众传唱,为《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上成功唱响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者系武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站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