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浅析对外文化机构的发展及作用

警戒线封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编辑出版:《警戒线》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22-1415/D

国际刊号:ISSN 2095-9893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邮箱 :jjxbjb@126.com

《警戒线》
投稿邮箱:jjxbjb@126.com
新闻动态

浅析对外文化机构的发展及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23 阅读数:564

  近年来,随着资本的全球流动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对外文化机构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德国、英国等国家通过各种举措全面推进对外文化机构的发展,扩大了国际交流和自身国际影响力。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在推广汉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希腊学者格里高利·帕斯哈利蒂斯(Gregory Paschalidis)将对外文化机构的发展历程分为文化民族主义(1870—1914)、文化宣传(1914—1945)、文化外交(1945—1989)和文化帝国主义(1989年至今)四个阶段。丹麦学者索姆吉·瓦尔加(Somogy Varga)则将最后一个阶段称为文化经济化或市场化阶段。帕斯哈利蒂斯曾指出:早期各国对外文化机构是私营性质,政府投入很少,意在维系海外移民的民族认同,如意大利但丁协会和法国法语联盟等。之后受一战影响,各国陆续在外交部设立对外文化办公室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政治功能,对外文化机构转由国家资助和管理。二战后尤其是冷战时期,文化的政治化趋势不断增强,各国通过教育资助、学生奖学金、科学合作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争取目标国与地区的精英,争相维持并拓展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文化协会、德国歌德学院和法国法语联盟在东欧国家展开激烈竞争,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葡萄牙卡蒙斯学院、中国孔子学院等对外文化机构也渐成规模。目前各国海外文化推广机构总体呈上升趋势,对国家形象建设的投入也较以前更多。

  英国意在实现英语扩容

  英国文化协会创立于1934年,英联邦国家是其文化活动的主要目标国。随着二战以后美国流行文化对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占领,美国迅速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给英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英国文化协会乘势拓展英语的海外版图,至今已有相当规模。在发展过程中,英语不断吸纳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印地语、马来语等其他语言的词汇,并适时吸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新词。英国文化协会重视英语语言的灵活性而非准确性,鼓励年轻人用英语创造网络语言并推广到全球,以实现英语的更新与进化,意在通过英语的世界化实现世界的英语化。与此同时,继续强化英语在文化、外交、商务、媒体、学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在倡导文化合作的同时,为巩固英语的竞争优势,英国文化协会鼓励并资助优秀青年到世界各地教授英语,学习各国语言、文化、风俗,以进一步充实英国文化,实现英语的不断扩容。英国文化协会也借助海外文化网点开展调查研究,服务于协会自身、企业及政府的决策规划等。重视对不同区域市场需求、顾客偏好及评价的调研分析,使英国文化协会的海外拓展更加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英语文化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扩大了英语文化的社会效应。目前,英国文化协会在世界各地推出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受众关注,比如在东南亚举办“走向世界”国际教育年会,与巴西合作女生橄榄球节、世界女性节,在斯里兰卡重开图书馆推广英国艺术、教育、文化等。

  德国注重强调文化认同

  考察歌德学院及其前身德语学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德国对外文化机构重视通过民族语言的学习和推广强化公民及海外德国移民的文化认同。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Friedrich Meinecke)曾提出“文化国家”概念,即一个超越国家政治疆域的观念的集合体,强调个体的民族归属感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遗产来维系。因此,德国海外文化机构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双重任务:对外,提高德国声誉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对内,利用德国文化的海外推广强化民族认同。

  由于不同时期对外文化政策导向不同,德国政府对海外文化机构的管理形式也不同。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德国外交部开始资助海外德语学校,但政府并不直接对海外文化机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自一战爆发后,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倾向于积极推广德国的思想和国家理念。为服务战时宣传,政府开始介入海外文化机构的日常管理,利用文化宣传为德国争取海外政治利益。一战结束后,德国政府在外交部设立对外文化部门以便统一管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和德语学院在20世纪20年代初相继成立。二战后,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导向从文化外宣转为文化外交。其对外文化政策转变为缓解同其他国家的关系,重建国际声誉。1951年歌德学院成立,主要为国外德语教师提供培训。1953年歌德学院正式开设德语课程,并提供与德语教学相应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财政支持使歌德学院得以不断发展。1959—1960年,歌德学院逐渐承接了德国所有的海外文化活动,强化了德国的海外文化政策。1976年,德国外交部与歌德学院签订总协定,确立了歌德学院作为独立文化机构的地位,有利于外交事务的开展。政府通过订立合同对学院的日常活动实施管理。歌德学院核心管理人员由外交部门委派,政府有权否决歌德学院大会决议。从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文化外交表现在对“合作文化”的倡导,改变以往德语教学的单边文化活动为合作文化项目。2001年,歌德学院与德国国际交流中心合并。目前歌德学院年度预算三分之二来自德国外交部,三分之一来自语言课程、考试及社会捐资。歌德学院还通过加强与德国企业的合作争取海外市场,并吸纳企业赞助创建“歌德学院基金会”。德国企业可通过缴纳年费成为歌德学院董事会委员。为加强与德国企业的海外合作,歌德学院推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与语言培训课程,并开发免费慕课平台(如文化市场营销慕课)等。

  孔子学院促进各国民心相通

  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自创办以来,已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地区)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为更加有效地发挥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文化交流交融互鉴的优势,采取政府主导、统一管理模式,以及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走出了自己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有不少国外大学认为在校区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可见,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传播渠道,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未来,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孔子学院需要更重视不同语言合作项目的开发,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彰显中国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增进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借助地理优势打造孔子学院智库,既服务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和中外学术交流,也为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相互了解、探索新的合作领域提供支持。此外,孔子学院还要不断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借鉴知名企业管理经验提升危机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探索国际贸易与文化传播相互助益的新发展模式。

 

  (本文系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重大项目“孔子学院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18CI01A)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整理:警戒线杂志社官方网站:www.qnyshzzs.com